山东航空学院2024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发布时间:2024-10-20 18:24:30
行政区划: 海淀区 | 经济类型: - |
单位性质: 其他企业 | 单位行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 |
山东航空学院2024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山东航空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直属的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兵圣孙子故里、渤海革命老区、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滨州市。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
学校占地近2000亩,设有19个二级学院、3个直属科研机构,有58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8500余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获批省级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省级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深化“引入、对接、共建、融合”,建立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机制,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着力打造与产业密切结合的航空、生态环境、化工、机电、信息、土建、教师教育、智能控制8大应用型专业群。拥有13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有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师范专业认证,拥有43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有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省级教改项目32项。近三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4200余项、省级奖4400余项,立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9项,连续三年入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前300名,连续四年入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前100名。高质量就业率保持在50%以上,已为国家输送了22万余名优秀人才。
学校坚持学科引领,构建起以应用型学科链为主体,以服务航空学科群和服务区域学科群为两翼,以理学、信息、人文学科群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三支撑”学科布局。重点打造交通运输工程、生态学为主干学科的“246”雁阵式学科结构,形成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教、艺协同发展、航空特色和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学科体系。建有应用数学、生态学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交通运输、资源与环境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现有专任教师近11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420余人、“双师型”教师55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泰山学者、省突出贡献专家、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人才40余人次,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优秀导学团队、高校青年创新团队等省级教学科研团队23个,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创新驱动,精心打造航空、黄河三角洲、孙子文化特色研究品牌,建有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通用航空运行与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航空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1个科研创新平台。近五年,立项国家级项目50项、省部级项目224项,年均到账科研经费近亿元,发表SCI、SSCI、CSSCI、EI、CSCD、中文核心等高水平论文800余篇,出版专著26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300余项,荣获7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重要社会力量奖、国家金桥奖,获批山东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2006年开设飞行技术专业,填补了山东省航空学科高等教育的空白,成为全国首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现有面向航空领域培养人才的二级学院14个,开设飞行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航空类相关专业51个。拥有141航校等7个中国民航局行业资质平台,是全国拥有航校的三家本科高校之一。建有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2个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2个航空类科研创新平台。与国航、山航、山东机场集团等149家航空类单位联合培养航空人才,已输送飞行驾驶、机务维修、签派管制、飞机制造等航空专门人才7300余人,600余人升任机长,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融合,围绕交通强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需求,实现省市共建,深化产教、科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承担社会服务项目800余项,签署各类合作协议300余个,合作单位达到200余家,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平台70余个。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累计培养各类人才6万余人。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59所国(境)外大学、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获批2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每年选派百余名师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
学校工作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先后获得“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等40余项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飞行学院党总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4年获评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中国教育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民航报》《大众日报》《高教领导参考》、光明网、大众网等媒体多次对学校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报道。
一、人才招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政治素质高,品德优良,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恪守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身心健康,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二)引进人才
第一层次
在本学科领域研究处于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取得卓越成就的顶尖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
第二层次
学术造诣高深,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的领军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第三层次
学术造诣精深,在本学科教学科研方面取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带领、协助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的国内外杰出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第四层次
科研创新能力突出,在本学科领域取得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有较大影响的青年拔尖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三)青年博士
A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突出的业绩成果,具有获得国家级项目的能力,具备省级及以上人才培育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B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较高的业绩成果,具有突出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发展潜力,具备获得国家级项目的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
C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优秀的学术成果,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发展潜力,具备获得省部级项目的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
D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良好的学术成果,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二、人才引进待遇
人才类别 |
年薪 |
安家费 |
科研启动经费 (万元) |
备注 |
||
实验学科 |
非实验学科 |
|||||
人才类 |
第一层次 |
通过“一事一议”确定相关待遇和工作条件 |
配偶符合山东省人事调配政策,按政策解决。 |
|||
第二层次 |
||||||
第三层次 |
“一人一策”,按照聘期任务确定相关待遇 |
|||||
第四层次 |
||||||
青年博士类 |
A |
/ |
100 |
50 |
20 |
1.A类博士可直接聘为校聘教授,B类博士可直接聘为校聘副教授。 |
B |
/ |
60 |
30 |
15 |
||
C |
/ |
40 |
20 |
10 |
||
D |
/ |
30 |
||||
●学校急需的特殊、紧缺人才,根据实际情况,待遇“一人一策、一事一议”。 |
(一)全职引进人员均为事业编制。
(二)引进人才配偶符合山东省人事调配政策的,按政策解决;属滨州市外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国有企业正式职工的,滨州市原则上对口安置。
(三)引进人才子女入学申请就读滨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校协调滨州市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统筹安排;就读山东航空学院附属小学,不受学区限制。
(四)引进人才可根据滨州市政策拎包免费租住人才公寓,也可入住学校周转房。
(五)引进人才在滨州市购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
(六)符合各级人才工程入选条件的,学校将积极引荐,推荐成功后同时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
(七)入选市级及以上人才工程的,享受相应免费健康查体等医疗保障待遇。
(八)引进的人才,符合条件的,最高可享受滨州市200万元人才津贴。
(九)学校设置“领军人才”“杰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三类特聘岗位,岗位津贴每年15万元-100万元,符合条件的人才,可竞聘至相应岗位。
(十)安排博士办公室,配备必要办公设备;在科学研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创新团队组建、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设备购置和科研用房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三、人才招聘学科及联系方式
单位 |
招聘学科 |
联系人 |
职务 |
联系方式 |
简历投递 |
飞行学院 |
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人机与环境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力学(流体力学)、安全科学与工程 |
马文来 |
院长 |
0543-3195727 |
fxxyrc@163.com |
郝伟 |
副院长 |
0543-3195758 |
|||
航空工程学院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推进理论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无人机控制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无人机方向)、力学(无人机方向) |
陈立刚 |
院长 |
0543-3194689 |
bzxyhxq@bzu.edu.cn |
韩孝强 |
办公室副主任 |
0543-3194690 |
|||
机场学院 |
交通运输工程(智慧交通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交通安全技术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工程与管理方向) |
韩春艳 |
院长 |
0543-3190162 |
cyh660@163.co m |
陈永军 |
挂职副院长 |
0543-3190310 |
|||
机电工程学院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无人机控制方向) |
章健 |
院长 |
0543-3195661 |
zhangjian3829@163.com |
刘晓亮 |
副院长 |
0543-3195661 |
|||
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机器人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方向)、动力工程 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
李宏伟 |
院长 |
0543-3191337 |
lihongwei9696@163.com |
张冉 |
挂职副院长 |
0543-3191337 |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
王海燕 |
院长 |
0543-3196006 |
haiyanw@126.com |
朴明 |
正科级秘书 |
0543-3190095 |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
邢雪阳 |
院长 |
0543-3190185 |
xingxuey666@bzu.edu.cn |
尹振江 |
办公室秘书 |
0543-3190099 |
|||
化工与安全学院 |
安全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材料方向) |
杨仲年 |
院长 |
0543-3196066 |
yangzhongnian@126.com |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制药与材料工程,农业生物技术方向) |
王君 |
院长 |
0543-3196542 |
ljteco@126.com |
刘京涛 |
副院长 |
0543-3196376 |
|||
经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
王春晖 |
院长 |
0543-3191977 |
bzu_ch@126.com |
张静 |
办公室主任 |
0543-3191701 |
|||
外国语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
田纯广 |
副院长 |
0543-3213205 |
wendywy1981@163.com |
王滢 |
副院长 |
0543-3220239 |
|||
理学院 |
数学 |
高丽 |
院长 |
0543-3190177 |
wanglei@bzu.edu.cn |
王磊 |
副院长 |
0543-3190176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思政方向)、教育(学科教学思政方向)、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政治学(党的建设与中共党史、国际政治) |
傅开梅 |
院长 |
0543-3190169 |
bzfkm@126.com |
周芳 |
办公室主任 |
0543-3190091 |
|||
艺术学院 |
设计学、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 |
李建军 |
院长 |
0543-3196019 |
lijianjunyc@126.com |
王兆东 |
办公室主任 |
0543-3196163 |
|||
体育学院 |
体育学 |
张红霞 |
院长 |
0543-3190051 |
bzzhx120@126.com |
李振 |
副院长 |
0543-3196117 |
|||
教师教育学院 |
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教育学原理) |
徐慧文 |
院长 |
0543-3095843 |
zwxxhw1971@163.com |
刘丽娜 |
办公室主任 |
0543-3190160 |
|||
人文学院 |
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 |
王凤翔 |
院长 |
0543-3161720 |
25609084@qq.com |
陈玉涛 |
副院长 |
0543-3190360 |
|||
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林学、地理学(地理环境遥感) |
夏江宝 |
主任 |
0543-3191866 |
cuiqian.1989@163.com |
崔倩 |
副主任 |
0543-3195580 |
|||
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院(孙子文化研究院) |
社会学、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 中国史、考古学 |
闫永利 |
处长 |
0543-3194938 |
bzhhsjz@163.com |
李沈阳 |
副院长 |
0543-3187195 |
|||
梁娟娟 |
副院长 |
0543-3190045 |
四、联系方式
请将《山东航空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见附件)及有关支撑材料复印件打包发至相关学科需求的二级学院(科研院)邮箱或人才工作办公室邮箱bzu_hr@163.com,邮件标题为:本人姓名+学位+毕业学校+所学专业。
联系人:杨老师 张老师
电话:0543-3191176
网址:www.bzu.edu.cn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五路391号
附件《山东航空学院公开招聘报名登记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