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招聘启事
发布时间:2023-08-30 10:11:20
行政区划: 怀柔区 | 经济类型: - |
单位性质: 其他企业 | 单位行业: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闽南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闽南开放城市——漳州市。学校现有4个福建省一级重点学科(其中1个特色重点学科),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学科(群)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5个学科入选福建省应用型学科。闽南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闽南开放城市——漳州市。我校成立于1958年春。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和关怀下,国务院批准成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由此开启我校本科教育之扉,我校2007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实现了我校博士点建设零的突破;2013年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同时本科专业列入本一批招生;2017年被确定为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9月,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票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2020年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我校现有北江滨、圆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000亩。现有本科专业68个,涵盖文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农学和历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2万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34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5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67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闽江学者3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另有省级以上优秀专家、教学名师等130余人。
我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跨及11个学科门类。4个学科(群)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5个学科入选福建省应用型学科。
二、新闻传播学院简介
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是2007年成立的新闻传播系,是我校在2013年成功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后首批组建的二级学院之一。
学院现有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和数字出版六个本科专业,1个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校生13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0余人。全院52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4人(正高10人,副高14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人,结束博士后流动2人,硕士生导师14人,具有海外研修经历的教师9人,双语教师3人。
自2003年创办首个广播电视学(编导)专业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近千名新闻传播学科高端应用人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97%以上,已成为海峡西岸新闻传播、文化产业领域的主要骨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实践教学、与用人单位结合办学,是我院办学的四大亮点。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先后总投资约两千万,建立了各专业教学实验室,成功立项和建设三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传媒技术中心、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实验中心,传媒艺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省内同专业院校处领先地位。学院积极拓展产学研渠道,密切与业界的专业联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贡献力量,已在海峡西岸建立了50多家专业实习基地,与中国网海峡频道、东南网、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厦门广电集团以及多家广播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网络媒体等签定了培养协议,为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先后与北京电影学院、台湾世新大学等知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新闻传播、影视、动画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互动交流,每年都会选派本科学生前往深造。先后获批省级服务地方产业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教改项目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学生连续多年在“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约80项,省级奖项约230项。
近5年以来,我院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级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专著8部,开展校地企横向课题研究10项。先后承办或协办了《2016年度海峡两岸微电影文化产业论坛》,《2017年第九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漳州)动漫嘉年华》,《2018年度海峡两岸微电影文化产业论坛》,《2018年第十届海峡论坛·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闽南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学术活动之编辑学研究学术研讨会》,《2019年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暨两岸青年微视频展映峰会》多场学术盛会,在省内外,乃至海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符合福建省教师资格认定的体检标准。
3.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或具有副高级职称博士学位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或具有正高职称博士学位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下。取得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报名者应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4.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四、新闻传播学院引进人才需求计划
需求专业及研究方向 |
学历学位 要求 |
其他要求 |
需求人数 |
联系人、办公电话、联系邮箱 | ||
---|---|---|---|---|---|---|
需求学科专业 |
是否紧缺 |
研究方向 | ||||
戏剧与影视学 |
是 |
|
博士研究生 |
|
4 |
张老师、0596-2527965、xwcbxy@ |
新闻 传播学 |
是 |
|
博士研究生 |
|
||
设计学 |
是 |
|
博士研究生 |
|
||
艺术学 |
是 |
|
博士研究生 |
|
||
中国语言文学 |
否 |
|
博士研究生 |
戏曲、戏剧影视文学等相关方向 |
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办理聘用核准手续,单位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纳入事业单位正式编制管理,按编制内人员待遇执行,服务年限为10年。
人才类别 |
住房补贴 |
安家费 |
科研启动费 |
备注 | ||
---|---|---|---|---|---|---|
自然科学类 |
人文社科类 | |||||
工科 |
理科 | |||||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
面议 |
面议 |
面议 |
面议 |
年绩效工资为全校平均绩效工资的3-15倍 |
|
省部级高层次人才 |
100万 |
10万 |
20万 |
15万 |
10万 |
年绩效工资为全校平均绩效工资的2-3倍 |
学科带头人 |
A类80万 B类75万 C类70万 |
10万 |
20万 |
15万 |
10万 |
|
学术骨干 |
A类70万 B类65万 C类60万 |
10万 |
10万 |
5万 |
|
|
紧缺学科专业的博士(后) |
40万 |
10万(博士后12万) |
10万 |
5万 |
优秀博士再增加10万元住房补贴(优秀博士:博士从国家“一流学科”专业毕业; 或经认定,近五年来的科研论文达到本校评聘教授条件。) |
|
非紧缺学科专业的博士(后) |
25万 |
5万(博士后12万) |
10万 |
5万 |
我校积极协助引进人才申报福建省、漳州市人才项目
人才项目 |
补助 |
---|---|
福建省年度紧缺急需人才 |
26-30万 |
福建省高层次人才 |
25-700万 |
福建省海纳百川人才 |
100-200万 |
漳州市支持引进研究生人才 |
15-30万 |
漳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 |
38-53万 |
优质的子女教育资源:学校设有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
(四)个人发展1.学校教师职称评聘设有绿色通道,符合《闽南师范大学引进人才职称特别评聘办法(试行)》中所规定条件的人才,可申请特别评审正教授、副教授职称。
2.符合《闽南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条件者可参加申报遴选。
(五)住房安排1.住房补贴根据服务年限按月发放,因在漳州市购房,可申请一次性兑现住房补贴;安家费根据服务年限按月兑现。
2.符合条件者可申请漳州市人才公寓、“安得广”惠民安居工程人才房。
3.学校在有房源的条件下视情况提供半年过渡房,学科带头人提供二年过渡房(或学科带头人学校提供住房,但不给予住房补贴)。无房源情况下提供租房补贴,各类人才租房补贴如下:
人才类别 |
租房补贴 |
---|---|
学科带头人 |
2000元/月*24个月=48000元 |
学术骨干 |
1500元/月*9个月=13500元 |
紧缺学科专业的博士(后) |
1000元/月*6个月=6000元(优秀博士:1500元/月*9个月=13500元) |
非紧缺学科专业的博士(后) |
1.凡符合条件者均可报名。此次报名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报名阶段不接收纸质材料。应聘者应填写《闽南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审批表》,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的扫描件以压缩打包形式发送至新闻传播学院邮箱xwcbxy@和人事处邮箱(rcyj003@)以视报名。邮件标题及附件名称以“姓名+应聘学院+应聘需求专业”方式命名。
2.相关佐证材料包括:①身份证②学历学位证书(2021年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表,具有海外学历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③职称证书④近五年科研成果目录,包括论著 (论文应包括作者排名、题目、杂志名称;著作应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和本人执笔内容)及论文被收录和引用的检索证明等;科研项目(包括项目名称、起止时间、研究内容、本人作用、项目来源和经费);重要获奖情况(包括奖项名称、级别、年度、本人排名和获奖证书)等。外文材料须提供翻译件,并经驻外使领馆或公证处认证。
(三)资格审查报考人员应严格按照招聘岗位的条件要求报名,并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个人填报信息不实,不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一经核实,即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
七、联系方式1.闽南师范大学引进人才招聘信息与政策详见:闽南师范大学网站()“人才招聘”栏
网址: https://
2.新闻传播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漳州市芗城区县前直街36号闽南师范大学博文楼中区105室新闻传播学院办公室,邮编363000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13515946719 邮箱:xwcbxy@ 附件 1. 《闽南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审批表》 2. 《闽南师范大学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申报表》 3. 《闽南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管理办法》 4. 《闽南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遴选教学科研条件》 5. 《闽南师范大学引进人才职称特别评聘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