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山“十大舰队”产业集群2023年秋季 “高校人才追梦季”全国引才活动
举办时间: 2023-09-14 14:00 举办地点:华中科技大学
新时代中山“十大舰队”产业集群2023年秋季
“高校人才追梦季”全国引才活动
时间:9月14日 14:00-17:30
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A座四楼展厅
2023年中山“十大舰队”产业集群
“高校人才追梦季”线上线下
系列引才活动火热来袭
还将赴武汉、南昌、长沙、广州、深圳等地的重点高校开展线上线下
“揽才”活动
心怀梦想的青年人才
将有机会拿到中山名企offer
千万不要错过啦!
活动时间及地点
9.12日上午武汉科技大学南苑排球场
9.13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东院东广场
9.14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A座四楼展厅
9.15日下午湖北大学逸夫人文楼广场
参会企业列表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万思得新材料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广东中科奥辉科技有限公司
中山市天键电声有限公司
皇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长虹电器有限公司
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
中山市雷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参会企业详情表可扫码查看
中山概况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江、北江下游出海处。位于北纬22°11′~22°47′,东经113°09′~113°46′之间。北接广州市南沙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大湾区西岸枢纽城市与创新高地、国家自主创新型制造业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城市简史
中山,1925年前称香山。据宋朝《太平寰宇记》记载:东莞县香山在“县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古代香山,是孤悬于珠江口外伶仃洋上的岛屿,境域仅为现在的五桂山和凤凰山周围的山地和丘陵区,即石岐城区至澳门一带地域。考古表明,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土著古越族人在香山岛屿捕鱼打猎和半定居。香山在汉代属番禺县地域,晋代以后属东官郡地域,唐代属东莞县地域。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设香山县,并割入南海、番禺、新会三县的滨海地域,隶属广州。民国时期,直属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是孙中山的故乡。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同年4月15日,广州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府决定,将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以纪念孙中山。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中山县,属佛山地区管辖。198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县改为中山市(县级),属佛山市管辖。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中山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
行政区划
中山市下辖15个镇(黄圃镇、南头镇、东凤镇、阜沙镇、小榄镇、古镇镇、横栏镇、三角镇、港口镇、大涌镇、沙溪镇、三乡镇、板芙镇、神湾镇、坦洲镇)、8个街道(石岐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南区街道、五桂山街道、中山港街道、民众街道、南朗街道),区域内含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经济协作区——翠亨新区,辖150个行政村139个社区。
人口构成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43.1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5.5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7.02%,比上年末提高0.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率7.92‰,死亡率3.44‰,自然增长率4.48‰。
经济建设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出台稳经济138条和95项配套惠企政策,以超常规举措稳住经济基本盘,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恢复向好,2022年中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631.28亿元,同比增长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1%,居全省第一,进出口总额增长3.9%,科学谋划项目,做好前期工作,争取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71亿元,增长52.7%,带动23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3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57个增资扩产项目动工建设,计划投资总额252亿元,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占比分别提高到27.2%、36.7%。助企纾困力度加大,2022年累计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70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20%。
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稳步实施。全力推动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出台65项政策文件,探索形成“政府挂账收储”“单一主体归宗”“村企合作”等新模式。2022年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1.4万亩,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4万亩。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成功引进中软国际等工业互联网与数字赋能平台,596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带动3000多家企业上云用平台。创新主体加快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600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提高到65%。中山国际人才港建成启用,人才双创基金注册成立,培育引进“中山英才计划”首批特聘人才236人,省市级创新创业科研团队增至63个,博士、博士后平台增至95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2022年,南中城际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深江铁路中山段开工建设,建成南沙港铁路黄圃站、东凤站。西环高速、古镇快线、南朗快线建成通车,逸仙路、沙港路、国道105南线完成改造,南外环先行段提前一年通车,“四纵五横”“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日益完善。以全国第一的成绩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新增12个省级特色产业专业村镇,三角镇、横栏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0个村居达到省级美丽宜居村标准,崖口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恢复耕地超6000亩,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双提升。
深化改革
改革活力不断增强。获批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超400个事项“深中通办”,与深圳初步达成首批44个合作事项。设立“中山企业家日”,市镇领导挂点联系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全覆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组建重大项目集中审批服务工作专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大幅压缩。成立市投资促进局,招商引资机制进一步理顺。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市属国企实现战略性重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改革持续深化,234个药品品种平均降价超过50%。中山港药品进口口岸正式启用通关。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逐步优化。水污染治理成效初显,新建污水管网975公里,黑臭河涌数量减少40%,河涌水质指数改善18%。珍家山、中嘉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当年动工、当年通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万吨/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35%提高到55%。国考断面和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入选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86个中等城市中位列第七。完成高质量水源林种植434公顷、新造林抚育513公顷,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秀丽湖公园、古香林公园等100个公园建成开放。
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纪念香山建县870周年、郑观应诞辰180周年、杨殷同志诞辰130周年等系列活动。成立市文物局,新增3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市博物馆新馆、气象天文馆、天象厅落成开放,101家香山书房建成启用,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位居全省第三。新增4家3A级旅游景区,南区街道、三乡镇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南朗街道、神湾镇入选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雍陌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民生事业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2022年,新增城镇就业5.9万人,“妈妈岗”灵活就业创新模式获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妇联肯定推广。低保标准提高到1160元,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比率达63.4%,“博爱康”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惠及70万人。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918套。完成2万户管道天然气加装、160个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建成“香山新街市”31家。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7910个、公办中小学学位6100个。永安中学、烟洲中学投入使用。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托管服务实现全覆盖。市人民医院纳入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并确定新院区选址。成功主办第四届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
社会大局安全稳定。2022年,平安中山建设深入推进,系统构建“主动、预防、民意、强基”四大警务战略,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刑事立案分别下降19.6%、11.7%,市公安局三乡分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谷都派出所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系统防范化解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6.4%、37.1%。能源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电力零负荷管控,煤炭、天然气实现安全稳定供应。
人才政策可扫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