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实录--实习吧CEO的职场转换之路
发布时间:2015-11-13 01:01:01
2015年10月9日晚,“实习吧”CEO李亚平女士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在东九楼D117教室与同学们分享了她从外企到民企、再到创业的职场转换之路。曾作为世界500强公司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高级总监、世界级公司亚太明星级经理人的她,为何毅然辞职选择创业,现在的她又有怎样的感受与宝贵经验呢?
在简单的背景介绍后,主讲人李亚平女士以一个又一个生动而深刻的故事串起讲座中的各个主题,分享了她的职场心得、以及给即将进入职场的同学们的建议。
找工作,选择渴望你的公司
临毕业的大学生,踏出校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就是找工作,因为这是让自己独立生活、不再依靠父母的第一步。但是工作稳定了,生活保证了,每一天的日子都有了固定的事务安排,这样就足够了吗?李女士认为,大学生要去一个需要他的公司,要去一个能带给他进步的平台。曾在著名外企担任经理人的她,因工作的有序安稳,在工作中能去享受下午茶的空闲并不少,可是她为什么最后放弃了这份闲适而投身创业浪潮?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李女士对自我成长的追求。人生并不长,每一天都很珍贵,要活出更精彩的自己,要追求更进步的自己,如今创业就是在做以前未做过的事,感受未经历过的感受。因此,选择一个能带领你发展的公司,会有更大的意义。
年轻人,要有一点“理想主义”
李女士以乔布斯创业初期的一个小故事,向参与讲座的同学们抛出了问题:什么是创业者精神?同学们回答有“敢于冒险,不走寻常路”“兼容并蓄,允许创业者犯错”等等。李女士提出,创业者在前面提到过的精神的基础上,还需要一些“理想主义”,一些坚定的信念。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是不同的,若将其定义为狭义的金钱,只要赚到了钱就是成功。可是这样的成功不是一种李女士所指的“理想主义”。她强调的“理想主义”,能带给创业者方向与动力的精神,是创业给自身理想、给社会能够带来的意义。就李女士的创业团队而言,他们见过“凌晨四点的深圳”——创业是辛苦的,而他们所秉持的信念就带给了他们披荆斩棘的力量。
抓机遇,现在还是一个好的时代
在询问同学们是否看过某几本书后,李亚平女士建议同学们看看《未来是湿的》这本书,随后引出她更想要强调的一个观点,是同学们要关注时代的变化、以及时代带给企业的巨大影响。以微信的兴起、“产品经理培训班”的火爆为例,移动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人的关系的变化就会带来相应的机会发展、就业岗位的增加。同学们需要自己去关注,去发现并抓住一些潜藏的机会。
祝福你,遇到一名严格的上司
李女士在世界500强公司任职时,遇到过一名特别严格的上司,曾在未说明原因的情况下将她从部长助理的职位调往公司基层的销售一线。在经过几年时间的底层磨砺之后,她才得知上司这样做是为了她更好的未来发展。碰上一名严格要求你的上司,会带给你更大的压力,诚然,这难免让你紧张焦虑,远不如拥有一名待人温和、让人感到轻松的上司。李女士此时问到:年轻人,紧张一点又有什么?有压力,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动力,会进步地更快更多。所以,当同学们遇到要求严格的上司,要努力接受挑战才是。
在分享完几个故事之后,李亚平女士热情鼓励在座的同学们提出自己对职场的相关疑惑。有同学问到,如何在无领导小组的面试中脱颖而出?李女士认为,身处面试情境的同学应当在做自己、展现出自己闪光点的情况下,给同组同伴展现自己的机会,做到均衡表现。还有同学疑惑,如何更深入地了解一个企业的文化呢?因为有些企业的价值观、行事风格并不会直接写在纸面上。李女士就此建议,同学们对于自己关注的公司可以多看看它们是如何处理一些重要事项的,从企业的选择、决断、行为等方面,同学们应该可以对企业的价值观有一个更丰富的了解。整场讲座同学们与主讲人李女士互动频繁,李女士生动又意蕴深刻的故事、幽默的语言与同学们机敏的回答,给讲座现场带来许多的笑声,相信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中,已经身处秋招“战场”的毕业生们利用李亚平CEO的经验建议能为自己添砖加瓦,还在学校努力的学生们也能为自己作出更明确的职业规划。
(作者/代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