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实录--破“简”而出——简历制作技巧
发布时间:2015-09-25 01:01:01
2015年9月9日下午3点,求职全攻略系列讲座第二讲——简历制作技巧在大学生活动中心513多媒体演播厅举行。时值校园招聘季,全球职业规划师,将近10年职业咨询经验的朱若霞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简历制作的精彩讲座,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
讲座开始,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朱若霞老师就如何做简历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在得到了“下载简历模板”、“明确求职意向”等回答后。朱若霞老师强调简历制作的第一步要学会自我定位,明确求职意向,并就自我定位与现场同学展开互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职业测评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自己。
简历是什么
讲座中,朱若霞老师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简历的一个演变过程,在如今简历大爆炸的时代,对于简历有清楚的认识显的尤为重要。简历它不是说明文,更不是一个产品的说明书。简历更像是一个有着论点和论据的议论文,写简历时应当舍弃与论点不相关的论据,小心简历过立废。在时间型简历、能力型简历、业绩型简历、创意型简历中,朱若霞老师建议同学们采用能力型简历,这一类型简历注重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和特长,而不是工作经历。
如何制作简历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平均一个岗位就能收到100—300份简历,而简历的初筛淘汰率高达90%,如何能让自己的简历脱颖而出,抓住HR的眼球,朱若霞老师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突出、三个避免、四个说话、五大部分、六个注意等简历制作技巧。
一个中心:简历是为你的应聘职位量身定做的专业技能和资质清单,需要针对不同的应聘职位制作不同的简历,不同的求职意向在简历中需要重点突出的能力也不一样。
两个突出:制作简历要突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指你曾经取得的专业能力证明,包括学习成绩、竞赛成绩、各类荣誉证书等,选择其中与应聘职位关联度较高的内容,无关的内容应当舍去。综合素质即你所参与的实践活动、担任的角色、获得的锻炼,包括学生会、社团、义工、实习兼职等,同样要选取与应聘职位匹配度较高的内容。
三个避免:首先,简历中应当避免人称代词,避免出现“我的项目”、“我所在的课题组”等人称代词。其次,避免空话,制作简历时可以重点突出自己与应聘职位相关的某些能力,尽量不要出现类似“给我一个机会,我还公司一个惊喜”之类的空话。最后,要避免山寨,外观看起来像一份简历,而不是类似一张名片。
四个说话:第一,关键词说话。关键词是描述你专业活动或成就的表示技能的名词或动词词组,在描叙实践经验和项目经历时,多使用相关的关键词,避免叙述式的表达。第二,动词说话。避免使用“I”、“me”、“my”、“also”、“feel”或“because”之类的词语。第三,数字说话。一定要把包含数字或百分比的陈述用量化方式表达出来。尤其是针对于表达自己工作成果中的成本降低,收益增加,和时间节省。第四,结果说话。表明以往的业绩,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业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五大部分:一份完整的简历应当包括信息、目标、能力、教育、实践五大部分,个人信息是一个简历最基础的部分,看似简单的包含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也有时被忽略,朱若霞老师笑言曾经就收到过没有姓名的个人简历。简历中要明确求职的目标,求职意向要具体。工作能力是对个人曾经参加的教育培训、曾经获得的证书荣誉、曾经成功完成的各类大小事件进行整体梳理,提炼出四到六条与求职岗位相关的能力。教育背景的描叙要包括时间段、学校、学院或专业、学历、学位等必要信息。实践经历一般分为实习经历、学生工作、项目经验等三大类,按照各经历所体现的不同能力来分类,每类实践经历不要超过三条,总共不要超过五条。
六点注意:第一,最好用一页A4纸;第二,不要做成表格,表格不容易发现关键点;第三,字体要正规,尽量采用宋体、黑体、NewRoma;第四,姓名一般用二号字,求职意向、教育背景等各部分的标题用小四号字,正文用五号字;第五,页边距合适,上下一样,大约2-3厘米;左右一样,大约1.5-2.5厘米;第六,纵横要对齐。
除此之外,朱若霞老师还提醒同学们注意简历制作时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最好不要放学校的logo,照片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进行简历投递时注意邮件的名称和标题,附件的名称和格式。
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来自生命学院的张晖乐同学就自己在投递简历时应聘销售岗,写了很多学生工作的经历请教朱若霞老师,朱若霞老师认为经历要与职位相关,如果要应聘销售岗,过多的学生经历就不太适合。讲座结束后,在场的很多同学就自己的简历请教老师,朱若霞老师一一为同学们指点迷津。(作者/朱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