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红波:细节起步,走出迷茫
发布时间:2015-09-25 01:01:01
职业咨询师 聂红波
一、 案例背景
客户王某,为武汉某高校大三学生,即将进入大四。该生来自浙江某地级市,一般工薪家庭。高中接受全封闭教育,进入大学后参加一些学生活动,但归属感不强。大二、大三两年学习比较平好在没有挂科。生活缺乏动力,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上课时觉得应该听课却听不下去,也不想玩手机。总之很焦虑。下课后感到更加的空虚,一般都会进行激烈的电子竞技游戏或者体育运动消磨时光,或者一直纠结该干什么。对自身不了解,总感觉一直在模仿别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近,进行自我分析反省时会感到非常痛苦,然后脑子一片空白。对于今后的去向很迷茫,考研、工作等,不清楚如何选择。
二、 教练思路
1. 该客户有改变现状的主管愿望,对自己的现状有一定的认识,期待能够找到方向,适合进行教练型的咨询。
2. 征得客户的同意之后,我们初步达成协议,共同工作3次,每周一次。
3.利用强有力的问题等方法提问,让客户自己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通过假设问题,让客户去寻找对于未来生活的期望;帮助客户搜集与整合可利用的资源,将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与目前所要进行的选择结合起来,让客户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 教练过程
第一步:收纳面谈,建立教练关系。
通过相互自我介绍、致谢、保密及保密例外原则说明,收集客户的相关资料,并且谈论其相关内容,对其所面临的问题做初步了解,为下一阶段的干预打下良好基础。
客户在表述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现在很迷茫对未来很担心,不晓得做什么,不晓得从何着手。
第二步:目标澄清,寻找资源,计划制定,促进变化
1. 目标澄清:
客户的目标是“工作还是读研”,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让客户对这两类选择进行分析。分析的因素包括家庭经济情况是否需要尽快给予家庭回馈,个人工作想达到的职业水准,个人今后想拥有的生活状态,以此来帮助客户在迷茫的未来中定一个航标。 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了如下提问:、
“你的家庭是否需要你立马工作能够给予回馈,减轻家庭负担?”
“不需要,家庭条件尚可”
“你期待自己的工作,在这个领域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地位?”
“希望能够成为业务骨干,受到尊敬”
“你希望自己到中年后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生活稳定,收入稳定,家庭比较完满”
“你所在的专业,工作后要想成为业务骨干,普遍的学历起点是什么?”
“硕士”
通过客户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得出结论客户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技术骨干,可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而且现在并不担心家庭情况。通过选择客户倾向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2. 寻找资源,理清方向
在第一次咨询结束时给他布置了几个任务:
(一) 在网上搜集资料,在我校就业信息网和大型招聘平台上对相关领域就业招聘信息进行归类分析,找出共性。
(二)朋辈间手机资料。跟考研成功的学长学姐沟通,了解考研的基本要求,时间节点等。
(三)每天设定小目标。一周打两次篮球,每天晚上完成30个俯卧撑,梳理下周一定要完成的任务。
该生基本完成任务,在第二次咨询的时候已经对他的选择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该生认为,光电方向的就业是需要硕士研究生的,准备静下心来,好好考研。考研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需要有较好的心态和身体准备。这次任务虽然没有完全完成但每天的生活有了目标和方向,迷茫感降低。
3. 成果反馈
经过三次交谈和任务布置,该生做到了每天三十个俯卧撑,每周打两次篮球,执行力开始增强。经过搜查资料和访谈,已经做出考研详细的计划,理解了大目标需要很多小目标的支撑。游戏已经主动卸载掉,开始上自习。真正走向很辛苦,充满挑战的考研路。
四、 教练的思考
要尊重客户,不把客户当成病人。多听客户谈,有效提问,注重引导。不要将自己的判断强加入客户,而是通过引导,让客户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而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相信每个人都有寻求改变的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