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健:我想走出职业选择的迷茫期
发布时间:2015-03-30 01:01:01
电信系 梅健
(一)案例背景
小王,女,某重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四学生。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安排来职业咨询室接受教练技术指导服务。客户给人印象是美丽大方,很有礼貌,很主动的就开始陈述自己的问题。
客户自述,出身于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在大学期间学习优异已经被保送至人民大学,尽管暂时没有就业的烦恼,但是担心自己两年后还是不知道自己可以从事什么行业。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但英语口语不好,不太敢用英语交流,感觉自己似乎不适合国贸行业;据个人了解大的贸易公司少,就业机会有限;性格细心,想从事财会,但感觉肯定不及会计专业学生;个人性格原因不太喜欢要投资意识的金融;另外感觉自己口才和公众演讲能力也不是很好,不适合销售。综合以上因素感觉自己现在危机感重,自信心也不够,很想走出职业选择的迷茫期。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期待,客户求助于职业教练,希望在教练的帮助下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教练工作思路
客户对自己的兴趣、经验、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能清晰的描述自己面临的问题,思维活跃,愿意积极去探索走出困境的方法,因此我觉得教练技术应该对她会有所帮助。
我与客户商议先暂定共同工作3次,每周一次,根据3次之后的效果再定是否需要继续。
首先,利用逻辑层次、“SMART”方法等工具,将客户模糊的愿景变为清晰的行为表现,每周给客户布置一个任务并督促客户,使客户的情绪由无法行动的迷茫变为勇于突破的坚定。
然后,帮助客户搜集与整合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偶发事件、周围资源等寻找,增加其进行自我突破和改变的动力与机会,完成“赋予能量”的过程。
最后,在每个阶段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督促、肯定、安慰等,以促成与巩固客户改变的发生,并在出现阻碍的情况下,与客户一起重新进入“问题分析-资源整合-发生改变”的能动调整循环。
(三) 工作过程
第一步: 收纳面谈,建立关系;
通过相互自我介绍、致谢、保密及保密例外原则说明、话题选择四步法进行教练收纳面谈,收集客户的相关资料,并且谈论其相关内容,对其所面临的问题做初步了解,为下一阶段的干预打下良好基础。
首先,对客户的信任表示感谢,并对其能够正视自己的困惑,寻求专业帮助的行为表示肯定:“即将毕业,你发现自己在面对未来发展方向时非常困惑和迷茫,这种情绪反应是正常的,我想每个人在面临人生的重大时刻和重要选择时,都会有类似的感受。”对于她能主动寻求教练的帮助并表示信任表示感谢。然后,对生涯教练的工作过程做出说明,强调这是一种工作同盟关系,和平常的师生关系不同,强调教练会和客户一起共同为客户的目标而努力,而不是单纯的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接着明确教练和客户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客户表示愿意尝试共同为自己的目标而去努力。
第二步:目标澄清,计划制定;
客户的期待是“我希望走出职业选择的迷茫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中,逐渐澄清,原来客户其实想知道自己读研两年后,究竟适合什么行业,是从事国贸或者财会或者公务员?在这个过程中,用了如下提问:
“你的困惑这么多,你究竟想要什么?”
“关于职业选择这个问题,从1分到10分,你的清晰度是几分?”
“对你来说,正确的职业选择是什么?”
“在你过去的人生经历中,最自豪的时刻是什么时候?你曾经充满智慧的解决了问题,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呢?”
在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之前,需要让客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思维方式,并且做好通过较长时间最终实现自我突破的准备。
“假如半年后,有一个跟你目前的现状相同的学生找到你,想寻求你的帮助解决他的职业发展问题,你会对他说什么?”
“为了达到你的职业目标,你愿意为之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你认为需要什么来帮你做出选择?如何找到这些资源?”
“下周我们见面的时候,你有哪些变化,可以让我知道?”
在第一次工作结束之后,客户提出了他的本周行动计划,就是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刚好客户咨询的时间正值学校招聘会高峰期)去听宣讲会,试图找实习,争取参与一次面试;想办法解决对行业了解信息量不够问题。
第三步:反馈,鼓励,提出新的挑战
在接下来的第二次工作中,客户表示自己已经完成了上一次的目标,并且与我分享了她的结果和感受,一周内通过同学参加了施耐德电气实习面试(岗位是电话客服及客户资料整理),现在正在等待结果;找亲戚了解事业单位工作情况,亲戚建议其去考公务员;找表哥了解公务员的工作情况、薪酬等。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客户与我分享了她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一方面她不再只是自己空想职业角色,不知到具体内容而感到挫败,另一方面在参与实习面试的过程中,加强了自我认识,自述这种感觉非常好。
在对客户的变化和进步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之后,我们一起讨论了她还存在不足的地方,她觉得对职业的信息量了解仍然不够,比如对于怎样成为公务员不清楚;目前参与的实习个人认为太没技术含量,有想放弃的念头。我开始对她提出新的挑战,最后客户制定的第二周的目标就是:在本周内,继续完成实习接下来的面试并且找到更多的信息。
第三次见面,因为中间隔了一个国庆长假,我与客户通过邮件也进行了沟通,没想到反馈作业完成情况是超出了我的预期。客户已经通过施耐德武汉的面试并且开始实习;跟亲戚详细了解了国家公务员(证监会)考试的准备情况,考试流程以及相关信息;主动参加了学校的三场招聘会:施耐德(外企代表,认为对英文要求较高);交通银行(银行代表);58同城(互联网企业代表);找院系负责就业的研究生辅导员了解了研究生就业情况。客户与我分享了她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一方面在实习的公司参与了相关的培训,学会了打电话的礼仪,了解外企工作流程,熟悉英文的工作环境,也扩充了对电气行业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招聘会了解了财务管培生这个岗位,个人感觉相对银行更喜欢公司的工作环境。同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了解到研究生中公务员就业比率比本科生高。
当客户获取的信息越多时,反而觉得有点困惑了,客户表示一开始确实有一些退缩,但是,她还是克服了自己的焦虑,完成了任务,而且之后的感觉比上一周的挑战更好,因为她觉得从认识到能够互动,确实是一个飞跃,教练给予了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客户纠结于是去企业还是考公务员,这个时候教练建议使用了“平衡轮”工具加以分析,在财务管培生和公务员两个岗位进行阐述,在家庭、健康、情感、成长、休闲、事业、财富和社交八个维度进行对比,最后综合各种因素,客户需要自己去探索。因此双方约定还有一次交流。
第四次工作,因为客户在实习,因此教练是和客户在电话中进行的交流。客户很开心的告诉教练,对于企业(管培生)和公务员还是不确定,需要继续探索,但是学生觉得这已经不是很重要,教练技术不是直接告诉是什么,而是引导自己去探索,通过教练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且感觉从交流和自己的探索中找到了自信,原来离今后要从事的岗位不太远。个人也明确了研究生两年的计划:多参与学生活动,提升个人演讲能力和领导能力;报英语口语班,提升口语能力;考会计从业资格证。
此外,在第四次工作的后十分钟,我们回顾了一个多月以来的共同工作,首先对于客户的信任表示感谢,其次总结了每次客户获得的突破及实现的计划,最后鼓励客户将这种教练技术应用到自己生活的其他方面,做自己的教练。当然,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感到需要教练服务的时候,依旧欢迎她的来临。
(四)收获与启发
1、在学习了教练技术一年之后才完整的记录完一个案例,时间有点长,其实我一直在尝试使用教练的方法来帮助我的客户(学生),也许是职业习惯,我似乎总觉得不能完全做到“零建议”,每次做完我都会进行反省,也直到这个案例的完成,才感觉到自己似乎真正成为了一名“教练”。
2、建立良好的教练关系是成功案例的关键。真诚的沟通,积极的关注,无条件的接纳,可以促进教练关系的建立。在教练过程中不要加入自己的任何判断,对事情保持充分的好奇能够促进客户的积极思考。
3、逻辑层次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框架,特别是它的从上而下、从下而上及找问题的切入点等多种用法,能很好的将目标赋予价值意义及落实到行动计划中。强有力的提问方式在教练过程中有神奇的力量,能触动客户发自内心的思考与想象。
4、教练技术十分依赖于客户的执行力。做为真正的信任者,我们要相信客户具有实现改变的能力。对于改变愿望强烈,并且问题匹配的客户而言,生涯教练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对我的工作帮助非常大。
5、感谢客户给予我这次实践与自我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