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华中科技大学就业信息网

【教练案例】王春旭:怎样改变工作环境

发布时间:2013-09-03 01:01:01

基础医学院   王春旭  

(一)  案例背景

客户刘某,男,为武汉某公司职员。在单位工作不顺心,考虑是继续留在原单位还是换一家公司。衣着整洁、举止得体、语言表达流利,能够清晰描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对此所做的思考。

客户自述,现在在公司和领导接触不到,每次都是遥控指挥,每天加班也没人知道,没有同事交流。自己比较内向不太喜欢与人交往,没有学会如何与别人交往,为此非常困惑,渴望得到帮助,希望能够改善自己的工作状态。多和同事及陌生人打交道方面,因为自己认为这是未来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期待,刘某求助于职业教练,希望在教练的帮助下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  教练工作思路

客户对于自己的问题有着较明确的认识,而且改变动机强烈,只是期待找到具体的行动方法,所以非常适合运用生涯教练技术对其进行干预。

征得客户的同意之后,我们初步达成协议。

首先,利用奇迹问题等引导方法,将客户模糊的愿景变为清晰的行为表现,时间上由远及近,从“未来”到“最近”,从“一年后”到“一个星期后”,逐渐增加自主行动的可操作性,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客户的情绪由无法行动的迷茫变为勇于突破的坚定。

然后,帮助客户搜集与整合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偶发事件、周围资源等寻找,增加其进行自我突破和改变的动力与机会,完成“赋予能量”的过程。

最后,在每个阶段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督促、肯定、安慰等,以促成与巩固客户改变的发生,并在出现阻碍的情况下,与客户一起重新进入“问题分析-资源整合-发生改变”的能动调整循环。

(三)  教练过程—操作步骤

第一步:确定目标:

1首先对客户的信任表示感谢,并且对其能够正视自己的困惑,寻求专业帮助的行为表示肯定。然后对生涯教练的工作过程做出说明,也就是这是一种工作同盟的关系,强调“我们一起去为你的目标而努力”。

本着热情、真诚的从业态度,通过表达共情、积极关注,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教练关系。收集客户的相关资料,并且谈论其相关内容,对其所面临的问题做初步了解,为下一阶段的干预打下良好基础。

第一次的谈话:

刘:我不喜欢现在工作中的乙方角色。

我:你是想让自己的工作环境更好一些,这个说法你同意吗?(换框技术)

刘:嗯,是的。压力小一点,稳定,长久一点儿。还有要充实,感觉有收获,待遇也还不错。

我:如果对自己的工作现状做个评价,从一分到十分,你现在给自己打几分?(刻度尺)

刘:(没有犹豫)二点五分。

我:那看来的确分数不高。能给我描述一下现在的状态吗?

刘:思想压力大,工作环境差,心情也不好,情绪低落。

我:那么如果有可能改善现在的状态,你觉得有哪些方法?(如果问题)

刘:换一家公司。

我:那你觉得理想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运用头脑风暴)

刘:有很多啊,压力小,不加班,与人接触、有空余时间、工资高、有盼头、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在公司也有地位,工作环境好,同事关系融洽,稳定、有归属感,和领导关系也好。

我:那你觉得这些中那个比较重要?(聚焦目标)

后来运用平衡轮技术确定了3个首要的方面:压力小、工资高、有盼头。

 

我:那闭上眼,想想一下,如果你处在一个非常理想的工作状态,那是一个什么的场景?(运用逻辑层次)

刘:我坐在一个办公室里,是一个领导的样子。

我:别人怎么称呼你?

刘:刘经理。

我:那你当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

刘:我穿着正装,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东西,有人敲门找,当时的感觉是时间可以非常有效的利用,自己对自己有自我认同感,还有价值感。当时感觉很充实,每时每刻都有具体的事情要做,积极、充实、还是有压力。

我:那么如果要成为那样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刘:首先心理素质要好,能够同时做几件事情,相对比较复杂,工作时候有投入感,还要有驾驭能力,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广泛的人际交往,与陌生人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领导能力,要有更开放的思想,能够有效交流沟通,抓住问题的本质核心,还有口才要好。

 

客户的期待是“改变工作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在一系列的提问中,逐渐澄清目标。

2、   计划制定,并促进变化发生

在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之前,需要让客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思维方式,并且做好通过较长时间最终实现自我突破的准备。

 

我:那你周围有没有在这些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榜样?他具备什么特点?

刘:有啊,有一个PPT的报告人,逻辑思维很清楚,反应迅速,回答问题也准确。

我:除了他还有没有其他人?古往今来,历史人物都可以。

刘:诸葛亮,舌战群儒。

我:那他们对现在的你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刘:改善心理素质,提高知识储备,培养逻辑思维。

我:具体一点,有那些方法?

刘:多阅读书籍、参加培训、不断认识新朋友,参加聚会、多实践,多找机会锻炼,找有经验的人指导,等等。

我:那个时候的你会怎么评价自己?

刘:其实自己还不错。

我:那在十分的状态的时候,周围的人会如何评价你呢?

刘:爸妈和同学会说我很不错!

我:那个时候听到爸妈和朋友说你很不错,什么感觉?

刘:还是很好的,很有成就感。

我:想象一下,那个时候的你,那个很开心很满意的你就坐在这里,会对现在的你说些什么?

刘:他会说:其实没有那么难,你只要努力就好。

我:去做、去行动。

刘:对,行动就行! 

我:那么现在你都有那些计划?

刘:为了锻炼交际能力,参加一个陌生团体,每周一次,每次认识2个陌生人。

我:那就是每月认识8个,还有吗?

刘:多读一些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书籍?

我:具体一点?

刘: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看书。

我:还有吗?

…… 

我:是啊,看来有很多事情要做要提升。

刘:那我回去好好想一想,这周制定一个计划,然后开始行动。

我:好,我能到时候看一下么?

刘:下周吧。

我:好的。

 

在第一次工作结束之后,客户提出了他的行动计划,就是每周认识两个陌生人和每天读半个小时书籍。

3、  反馈,鼓励

在接下来的第二次工作中,客户表示自己交了辞职信,并且联系了2家新的用人单位。而且也开始参加新团体的活动来认识陌生人,并且每天坚持读书1个小时左右。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坚持,自述这种感觉非常好。

在对客户的变化和进步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之后,我们分析两家公司的特点,和客户本身,那一家更适合。

 

(四)  收获与启发

1BCC生涯教练技术秉承四大核心理念:1)People is OK做为真正的信任者,我们不仅要相信客户具有实现改变的能力,还要相信客户对于改变后的任何结果,都有能力去承载。2)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积极的意义;3)人们已具备他们需要的所有资源;4)人们有能力做出改变。对于改变愿望强烈,并且问题匹配的客户而言,生涯教练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四大信念背后蕴藏着教练对每一个来访者的真正尊重、信任和支持,也由此,能在教练过程中给来访者赋予他们前进所必须的充足能量。真诚的沟通,积极的关注,无条件的接纳,可以促进教练关系的建立。

BCC生涯教练技术的的工具颇多,有换框技术,能帮助来访者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有强有力的提问技术,能给来访者赋能并建构起对问题新的视角;有平衡轮,能引导来访者清晰看待目标并积极采取行动……如果能深入了解这些技术的优势及适用场景,能在教练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技术,将会给来访者带来巨大的进步。

在教练过程中良好地运用了一些教练技术。比如在最初澄清和探索问题及目标时,使用的是换框技术,立即多了一些能量,放下自己的判断,做到真正的保持好奇,本身就是一个能量赋予的过程。 也为随后的教练过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后续的教练过程中,还运用了度量式问题来评估自己的能力,确定现状,并利用提高一分的方式来促进积极思考下一步的状态,从而引发后续的提升行动计划。将遥远的愿景,变为可实现但是又具有一点挑战的阶段性目标,是一个用提问来不断具体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气呵成,这正是教练提问技术的魅力所在。

虽然很多技术还是不怎么会用,用的也不好,但是用完之后还是感觉非常强大,客户表示非常有收获。能否跳出表面行为的层面,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并从价值层面,从根本去解决问题,教练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可以再好好应用、加强练习,并进一步提升教练技术的熟练应用程度,尤其在自我教练的思维模式方面,希望面对问题时,能够养成教练式思维习惯,让自己的人生长短期目标更加清晰,更有行动力。

其实,教练技术不单纯只在生涯领域和领导力领域可以运用,目前,在美国,已经在诸多方面都涌现出了教练。比如,财务教练,沟通教练,创造力教练,成功教练,人际关系教练,亲子教练,成瘾教练,生命教练等,可以说,教练技术已经广泛迁移到应用于人生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价值。除此之外,学习BCC生涯教练技术,不但可以对他人(如伴侣,孩子,同事或朋友)进行教练,也可以使用教练的方法跟自己对话,促进个人成长。

感谢客户给予我这次实践与自我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