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未能达到目标的咨询
发布时间:2010-09-09 01:01:01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真
第一次面谈(案例背景及收纳面谈):
一天,我在办公室工作,陈同学进了办公室。他不是我所负责年级的学生,平时没有什么接触,但由于他是现任的学院学生会主席,所以我们彼此认得,但并不熟悉。我以为他是来找他的年级辅导员或者分管学生会的老师的,所以起初并没有太在意。但是他做到我旁边,小声对我说他现在很困惑,想和我聊聊。我很意外,但还是放下手中的工作,和他一起走到办公室旁边空着的小会客室,关上门开始谈话。
陈同学首先说明了他的来意。本学期他进入大三,他开始思考毕业后的去向问题,但是现在很困惑。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处于专业前30%左右。如果想在大四获得普通的保研资格,那么成绩要达到专业前15%,那么他这学期必须集中精力好好学习。本学期是他任学院学生会主席的第二个学期也是最后一个学期,虽然通过上个学期的锻炼他已经能自如地完成学生会主席的工作,但这学期学校和学院开展的活动非常多,所以工作量很大,会牵扯很多的精力。
同时本学期他获得了在学工处某职能部门担任一年学生助理的岗位,这个岗位是他以前的辅导员提供给他的(他以前的辅导员上学期初的时候调到该职能部门任职)。一开始他以为这个学生助理岗位和其他的学生助理岗位差不多,只是在值班时间内帮助老师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但是后来发现负责的老师(就是他以前的辅导员)对他的期望值很高,给他安排了一项开拓性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他知道学校还有一种特殊的保研资格,就是去边远地区支教一年再回来读研,只有担任了主要学生干部且学习成绩在前30%的学生能获得资格,按照他目前的条件是没问题的,但是今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类型发生了变化,分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学术型就是以往的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而专业型类似以往的工程硕士,学制压缩成两年,科研要求降低。而特殊的保研资格从今年起只能读专业型的硕士,含金量大打折扣,今年很多获得这种特殊保研资格的学生最后都放弃了。
他也想过毕业后直接工作,他锁定的企业是在西安的一个大型国企,虽然有亲戚可以帮忙,但他觉得自己本科毕业就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还不能确定。所以他现在必须要想清楚选择哪条路,合理地安排现在的学习和工作。
听完他的讲述,我明白了他的来意。由于他的困扰和他的现任及前任年级辅导员以及分管学生会的老师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他很想和我这个“局外人”聊聊。我感到他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能主动思考自己的未来,但对自己将来的出路考虑得过窄、过近,觉得他需要职业规划方面的帮助。所以我问他有没有选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他说没有,我又问他了不了解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他也说不了解。我向他简单地介绍了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同时也介绍自己接受了GCDF的培训,可以为他提供一定的职业规划方面的咨询服务,不知道他愿不愿意接受正式的职业咨询。我向他保证自己会严格遵守GCDF的道德规范。他表现出对我的信任和接受咨询的浓厚兴趣。
于是我开始了正式的收纳面谈。首先我进一步了解他的基本情况。
他来自西北的一个工业城市,父母都是该城市一个最重要的矿产企业的员工,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由于该省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高考没有太大压力。他有很多的特长和爱好,歌唱得很好,手风琴达到业余八级水平,会制作精美的视频。他大一担任班长,工作出色,大二上担任年级学生会主席,工作依然出色,大二下至今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在学生中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学校里他有很多的好朋友。
我请陈同学描述一下自己的特点,他说自己的缺点是比较安于现状,长远规划不够,优点是善于向他人学习,谦虚,可以全力以赴完成任务,独立性强,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陈同学介绍说,他刚进入大学就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了具体的规划:大一要好好学习,拓宽知识面;大二做学生会主席,锻炼能力;大三争取到企业实习,了解社会,同时也要好好学习;大四要么争取保研要么工作。
我问他为什么不打算考研呢,他说自己不想面对考研的巨大压力,而且复习考研会和就业冲突。我问他为什么有保研的想法,他说是受到自己大一班主任的影响,因为班主任就是保研的。
我问陈同学目前的想法是找个什么样子的工作,他说“只要不是不靠谱的就行”,最好是实干的正规的企业,其他的没多想。我问陈同学想保研的目的,他说觉得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强,研究生文凭有利于将来个人发展,而且读研相对轻松,可以在拿文凭的同时补充自己的能力。我问他想过读了研究生后的就业问题吗,他说没想过,原本打算到读研一时再考虑这个问题。
了解了陈同学的基本情况,我向他简要说明了我的GCDF规划思路:一是进行自我探索,让他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方面的特点;二是了解职场,努力发现更多可能的职位目标;三是将自己和职位进行初步匹配,为自己制定一个较明确的职业规划。
第一次面谈结束前,我和陈同学约定了下次咨询的时间和地点,同时我给他布置了第一次的作业:登录我校的本科生就业网,完成北森朗途测评;回忆自己的经历画出“生命线”;列出十件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第二次面谈:
第二次面谈,陈同学拿来了他的朗途大学生职业性格动力测评报告。我问他,你觉得报告的切合度有多高,他说,至少80%。我们一起看他的测评报告,我请他指出哪些他认为说的非常准确,哪些不太符合实际,同时请他解释为什么。
他的性格是ISFP型,即艺术家型,对此结果他非常认同,而且对于报告中总结的性格特点他基本都认同。他的动力测验结果是“挫折承受”达到99,“成功愿望”和“人际交往”都在64左右,而“影响愿望”只有13.3,在实现目标时的动力类型为“自强型”,在身处逆境是时的动力类型为“开拓型”。
我问他,你在做主席的时候是不是很多事情喜欢亲力亲为,他说是的。他说在上学期的时候尤其是这样,他总是不放心把事情全权委托给其他干部,但是所有的活动在他的亲自参与组织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分管学生会的老师给他指出了这个问题,建议他调动其他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自己留出精力把握全局。因此这学期他开始尝试放手让其他干部开展工作,但是工作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我问他,你觉得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是什么?他想了一下说,自己上学期没有很好地培养其他的学生干部,尤其是给低年级的学生干部锻炼机会。我说为什么没有锻炼他们呢,他解释说一些干部在接到任务后以各种理由推脱或者讨价还价,而他拉不下面子强硬要求,所以他选择了自己承担主要任务。这也反映出陈同学影响他人的愿望较低。
利用朗途大学生职业性格动力测评报告,陈同学对自己的性格特点进行了探索。我们没有继续将时间花在测评报告给出的发展建议等后续内容上。而是进行了兴趣的探索。我使用了岛屿游戏,陈同学I、A、E型倾向较明显。
接着我们一起看陈同学画出的生命线,陈同学讲了生命历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十件事情。
通过陈同学的生命线,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陈同学受和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的影响非常大,非常重视亲情和友情,尤其重视父母的看法和意见。这一点陈同学非常认同。
我们又一起看了陈同学列出的十大成就事件。
结束了成就事件,我问陈同学,你在找工作时,怎样对待你父母的意见,他说自己的父母不会过多干涉自己的选择,父母只希望他能做得开心。
通过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陈同学对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面谈即将结束时,他表示很高兴能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全面的探索,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我给他留下了第二次作业,写出十个词语来描述自己梦想中的工作;上学校和学院的就业网了解招聘信息,尤其是本专业的,上Jobsoso等网站了解更多的职场信息,向学长了解就业情况。我给了他两周的时间来完成这次作业。
第三次面谈:
这次面谈一开始,我问陈同学作业的完成情况,他说自己只能想出五个词语描述梦想中的工作,按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
1. 上进
2. 严谨(细致)
3. 互助
4. 大气
5. 能经常出差(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觉得经常出差可以增加自己的阅历)
他介绍说自己看了网上很多招聘信息,也向学长了解了很多实际的招聘情况。我问他有什么收获,他说了解到自己本专业将来就业的去向主要有房地产公司、设计院、燃气公司、空调公司四种。
我问他除此之外有可能跨专业就业或者创业吗。他说作为本科生,跨专业就业的几率肯定没有本专业就业高,而且他的专业就业形势非常好,所以没有考虑跨专业就业的问题,不过到时候如果有知名的大企业不限专业招人的话,他会考虑。
我又问他想过创业的问题没有。他说没有,因为他感到现实社会中人脉和关系特别重要,要想创业成功,必须要有人脉和关系,而他现在不具备这些条件。他还顺便解释了为什么他原来一直都将就业的目标放在西安的一个大型国企,就是觉得那里会有亲戚帮忙,有人脉照应。
接着我问他对于本专业四种主要去向他现在更倾向哪种。他选择了燃气公司,原因是:他觉得房地产公司太复杂,他不喜欢复杂的地方,所以根本没考虑房地产公司;他觉得设计院的工作太沉闷和枯燥,他不喜欢;如果到空调公司是要做销售的,销售的过程中没有互助,所以他不喜欢;所以只剩下了燃气公司。我问他,你知道要是进了燃气公司,你具体要做什么事情吗,他说不太清楚。我说据我所知本科生进空调公司不一定做销售,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做技术支持的,他说没听说过技术支持,所以没有考虑。我又问他,很受他所学专业毕业生青睐的燃气公司——深圳燃气公司你了解了吗?他说只听说了,具体情况还不了解。
我发现陈同学虽然了解了一些职业信息,但还只停留在表面。他的职业探索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完成,所以近期我的原有的规划目标很难完成了。所以我决定先和陈同学一起总结自己的优缺点,为他给出一些发展的建议,同时为他留下的作业,让他深入地进行职业探索。
于是我们一起来讨论陈同学的优缺点,陈同学自己提了一些,我也提了一些,还有一些是朗途大学生职业性格动力测评报告中的。我和他一起讨论最后列举出几条:
优点:
1. 热情、慷慨,责任心强
2. 有毅力
3. 注重细节
4. 能换位思考
5. 有很强的团队意识
6. 能独挡一面,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7. 敢打敢拼,富有开拓精神,不惧怕风险和挑战
8. 有较强的自省能力
缺点:
1. 眼光不长远、眼界不开阔
2. 思考不深刻
3. 不适应过多的规则和复杂的结构
4. 难以拒绝别人,特别是重要的人
5. 容易自责,在意他人的批评,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
6. 容易轻信他人、不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
7. 不愿意影响别人,不够重视与他人的合作
8. 有时过于莽撞,不够冷静
接着我们又一起分析了什么样的工作既是他梦想的又是能发挥他优势的:
1. 有独立工作的自由,不要太多的规则、程序约束
2. 在人际关系良好的环境下工作
3. 工作要求关注细节、内容实际,能够快速地处理问题,提供实际帮助
4. 工作符合内在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我给了他以下的发展建议:
1. 学习深入思考
2. 眼光长远、开阔眼界
3. 坦然面对不同意见和批评
4. 学会规划和计划
5. 学会取舍和决策
6. 学会主动影响和支持他人
我给他留下了第三次作业, 深入了解未来可能的职位和职场,思考自己未来的目标,用SMART法则制定一个近期的和一个长期的计划。临别前我对他说,将来他自己决定是否交这份作业给我,看是否有必要进行下一次面谈。陈同学表示这三次面谈给他的帮助非常大,他很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