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华中科技大学就业信息网

结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读研规划

发布时间:2010-03-23 01:01:01

物理学院  张英杰

 

1、案前:

我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就业指导教研室的一名咨询师,经常和遇到就业困惑的学生打交道,陪伴他们共同解决面临的一个又一个的职业规划难题。 在今年八月份,我报名参加了第六十七期GCDF培训班,使自己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战技巧上都有了一个系统的提升。九月份来咨询室预约咨询的学生中,小黄同学的案例在我的咨询经验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所以决定将此次咨询过程和资料整理出来,做一个系统的梳理。

2、案例背景:

咨询室的收纳流程是在网上由学生自助完成的。小黄按照规定填好了咨询申请表,并完成了兴趣、个性及职业锚的标准化测评。我在与其正式见面开始咨询前,先仔细阅读和分析了他的资料。

1)一般资料:

小黄,男,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父亲职业是工程师,母亲是医生。表弟表妹都在国外留学、表哥表姐在上海工作。本人担任过学习委员以及班长各一年,大一暑假曾去云南宁蒗(国家级贫困县)支教半个月,没有实习兼职经验。

2)本次来咨询的原因:

小黄本次来咨询的原因是在制定读研规划的时候感到了困惑。虽然自身是学计算机的,但不知道是周围的同学太强了,还是自己不适合学这个专业,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现在已经读大四了,马上面临考研,但是在专业选择方面很困惑。目前他趋向于两种选择,一个就是还是继续攻读本专业,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和经济相结合专业方向,就是一半计算机,一半经济。但是他又不想完全的去转一个和计算机不相关的专业,那样的话担心自己就一点优势都没有了。现在犹豫着到底是转个其他专业攻读硕士还是不转。若转专业,具体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专业比较好,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3、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

1)商定咨询目标以及方案:

在与小黄进行了初步接触和沟通后,我发现他已经确定了读研这个目标,目前主要困惑在于读什么专业以及选择的方法。于是,我们共同拟订了咨询目标以及方案。

1)对小黄解释标准化评估结果;

2)共同探讨小黄攻读研究生的真正目的,并发掘他的兴趣、能力、价值观集中在哪里,明确他的优势和劣势;

3)启发他思考对于自己未来的长远规划,洞彻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从而明晰选择的方法和目的;

4)促成他的职业决策或相关思考。

2)标准化评估:

我首先将标准化评估结果对他做了解释,从职业兴趣、人格以及职业锚方面分别做了分析,也对小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职业兴趣方面:测评结果显示,小黄的职业兴趣在管理、 创业、挑战方面。

2)人格方面:小黄的人格为内向、感觉、思考、判断。从测评结果来看,小黄是严肃的、有责任心的和通情达理的类型,重视承诺,讲求实际,具有很强的集中力、条理性和准确性特别安静和勤奋,对于细节有很强的记忆和判断他重视和利用符合逻辑、客观的分析,能够以坚持不懈的态度准时地完成工作,并且总是安排有序,很有条理总是很传统、谨小甚微聆听和喜欢确实、清晰地陈述事物天生不喜欢显露,总是显得责无旁贷、坚定不变、但是在冷静的外表之下,也许有强烈却很少表露的反应。就其人格特征而言小黄适合工商业领域、政府机构金融银行业、政府机构技术领域医务领域发展。  

3)职业锚方面:小黄在企业、社会和艺术方面都有较高强度值。

小黄听完我的解释和分析,表示测评结果很准确,同时通过这样一个综合测评和分析,也使他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全面的审视。

3)兴趣探索:

在与小黄的交谈中,我发现他目前学的计算机专业是由父母选的,自己的兴趣到底在哪里并不明晰。虽然在标准化评估中已经测试了职业兴趣,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帮他做进一步的澄清和深入探讨。

(规划师简称G,小黄简称H)。

G:为什么决定考研?没想过找工作么?

H:不想找工作。考研为了将来找工作时起点可以比较高,毕竟目前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

G:你为什么觉得你考计算机没优势,是你觉得和其他同学比成绩不够好,还是你觉得学计算机的人比较多,以后发展也不好?

H:因为分数一直都不是很好,所以我一直在想自己到底是不是适合学这一门。

G:就是你不确定你还适不适合学计算机。你觉得自己努力了,但是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那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是学习方法不对吗?还是说确实兴趣不在此呢?你有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

H:兴趣可能是一个方面吧,因为我当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是家长帮我选的。关于学习的话,我这人记忆力不是很好。有些东西比如公式可能过后就忘了,有时候也不是不会吧,就是给忘了。

G:所以也就是说你还是有兴趣的,你一直在努力学,但是成绩一直不是很好,是这样吗?

H:我只能说我不是太反感这个。

G:那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对计算机以外的其他专业或课程十分感兴趣? 

H:我看书比较多,但没有一本是关于计算机的。其它专业感觉都比较泛泛,没什么特别感兴趣的,只是课余时间看相关书籍觉得某些专业还可以,但是往下学这个专业又觉得不喜欢。身边有同学劝我读国际关系专业,因为我平时读这方面的书籍比较多,但是我又担心与本科就读国际关系专业的同学比自己在成绩上没有什么优势,而且自己也不确定是否真的喜欢国际关系专业。

鉴于以上的交流,我拿出了分类卡片,与小黄一起对他的职业兴趣进行了探讨。

在分类卡片练习中,小黄在我的引导下,在最初选择的最感兴趣的职业中做了最终的筛选,确认了三种职业:

1)心理学家        2)人力资源管理       3)总经理

我发现他感兴趣的职业都与计算机专业无关,就对这样选择的原因进行了追问。小黄说一方面自己当初高考填志愿完全是父母的意见,自己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发现没有太多兴趣,成绩一直平平;另一方面希望自己将来可以做管理,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通过这个练习和与小黄的交流,我发现他还是一个想法比较明确的人,虽然不确定将来一定要做什么具体的工作,但他很清楚自己想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理想状态,有什么样的前景,这也是一种目标。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第一次见面结束了,我提示小黄下次将会结束咨询,并给他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去想出十个发生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的成就事件,记录下来。

第二次咨询:

1)能力探索:

小黄给我看他写下来的成就事件:

1.  5.12一周年时和同学顶住压力去汶川;

2.云南支教十分艰苦,但是自己坚持下来了;

3.初三的时候被别人损过,然后发奋图强,成绩令人侧目;

4.高三整个人处于崩溃的边缘,但高考结果相当好;

5.做班长的一年里班里拿了优良学风班;

6.上学期没挂科;

7. 平时看书很多,知识面很广,谈论起来头头是道;

8.分析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别人经常让我帮助解决一些问题;

9.文笔还可以,有时候自娱自乐写诗什么的,自己感觉还好,也帮别人写点材料;

10.小学常年速算比赛第一。

针对这些成就事件,我与小黄一起做了深入探讨。我请他一项一项的详细描述这些成就事件,思考这些事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个人才能,在我的一步步引导下,我们总结出了他的多项能力,包括独立、坚强、做事有毅力、具奉献精神、自强、学习能力强、有组织能力和管理才能、善于阅读、文笔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等。当我将这些结论一一复述给他听时,他表现得很兴奋,他说有些能力自己潜意识里知道,但是从没有这么明确过,而有些则是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的,没想到竟然是自己已经具备的能力,感到很振奋。

2)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探索:

基于上述的各个方面的探讨,我感到小黄对自己的未来应该有了比较明确的向往,对自己也更加有信心,于是我就运用引导想象,启发他设想一下自己的未来。

小黄想象自己20年后是一个大型企业的总经理,每天早上坐着自己的私家车上班,公司都是业界的精英,自己可以游刃有余的与他们探讨公司的发展规划以及各项日常决策,并且由于自己的卓越才能而深受企业员工的爱戴。

10年后,他认为自己在某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管理公司人事工作,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已经驾轻就熟,很受老板赏识,与公司同事相处融洽。

5年后,他认为自己在某软件开发企业担任技术管理工作,主要负责项目实施和开发管理,运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同时摸索相关管理经验,使两者相结合,逐步实现向管理工作的转型。

在一系列的想象之后,小黄显得有些如释重负,他说自己对未来的设想从未如此清晰过,以往只是怀疑自己不适合学计算机,但是具体学习什么、如何才能实现将来做管理然后达到自己想要的状态并不明确,只是很模糊的一个想法而已,经过这次全面而认真的梳理过程,他觉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看到他前后状态的变化,我为自己能够切实帮到他而感到欣慰。他说自己决定报考工商管理硕士,这样既可以结合自己的本科计算机专业所学知识,又可以正式学习管理,虽然将来的工作不一定会受所学专业的限制,但是越早接触管理专业才会离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而且通过能力探索练习,现在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信心,自己一定会努力去克服转专业所带来的学习上的困难。

在结束咨询的时候,我给他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他回去后做一个生涯人物访谈,寻找自己未来理想的代表性人物做一次访谈,了解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以及必要的知识储备,如何从一名大学生向专业管理人士转型等问题,最大限度的缩小自己想象与现实的差距。小黄听我陈述后说从不知道还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帮助自己了解社会和制定决策,回去后一定尽快制定访谈问题目录,积极寻找途径实现目标人物访谈,相信通过这个方法一定可以帮助自己更加清晰的了解职业社会。

电话回访:

我给小黄打去电话,首先询问了生涯访谈的结果。小黄说通过父母的渠道联系到了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中国区经理,通过电话实现的访谈,访谈进行的很顺利,对方详细回答了他的提问,使他对管理工作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了解到自身的许多不足和差距,对方最后十分鼓励他的职业规划,预祝他成功,并主动提出遇到问题时可以联系,他会很乐意提供帮助。

小黄很受鼓舞,他计划利用假期联系到企业实习的机会,近距离观察和体验管理工作,在课余时间多阅读管理类的书籍,并且希望可以再做几个生涯人物访谈,全方位的为自己将来从事管理工作做储备。听到他的情况,我很高兴,与他一起对照咨询目标进行总结,他表示通过这次咨询,自己感觉获益匪浅,很开心的结束了我们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