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还是继续攻博?
发布时间:2010-03-23 01:01:01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曾峥
一、 案例背景:
(1) 一般资料
小扬,男,26岁,国内某知名重点大学王牌工科专业在读研究生。小扬的经历比与他一起毕业的其他学生要更加复杂。小扬的本科就是就读于该校该专业,本科四年参加过社团,并且担任过校级社团主要领导;动手能力极佳,是校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精英,对于相关专业的科研实践能力比其他大部分同龄人出色;本科毕业后,参加学校组织的“支援西部”项目,前往西部偏远乡镇担任了一年的行政助理,对于官场和机关的作风也甚为了解。“支西”一年后返回学校继续师从名师就读该专业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由于导师科研项目众多,该同学的科研能力再次也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也受到了导师的赏识,成为课题组核心骨干。目前,小扬面临毕业前的选择,导师极力希望他能够继续读博深造,而小扬本身又对于读博没有兴趣,希望就业。由于该专业就业形势较好,并不存在就业困难,加之小扬各方面的条件优越,所以小扬需要的只是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
(2) 本次来咨询的原因
作为小扬的辅导员,我对小扬非常了解。小扬各方面条件都很出色,本科的社团工作,锻炼了他与人打交道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而科技创新活动和研究生学习又进一步奠定了他扎实的工科科研动手能力,而“支西”的经历,又丰富了他为人处事的经验和文字书写能力,加之他本人性格开朗活泼,长相帅气,身材修长,应该是一个在任何岗位都可以成为人才的学生。
而目前小扬却面临着困惑,是听从导师的建议,继续攻读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还是去找一份工作?而找工作应该找哪个方面的工作呢,进一个什么类型的企业,做一份怎样的事情?如何规划工作最初的几年光阴,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光芒?小扬带着这些问题找到了我,请我为他做就业指导。
二、 咨询过程:
(1)第一次见面
由于与小扬比较熟悉,小扬第一次过来谈及这个话题是在一个非常放松和自然的环境下开始的,小扬回忆了自己本科阶段的一些经历,重点介绍了他的社团经历和学生创新基地的回忆,然后又跟我详细谈了他“支西”一年的见闻和感想,在这些的基础上,他谈到了他现在面临的选择困惑。他是这样表达他的困惑的。小扬:我知道我的能力应该可以胜任各项工作,但是如果我找不到那个最适合我的工作,我的人生会显得很悲惨,浪费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在我不是最适合的岗位上是个悲剧。
我:那你今天来找我,是希望我在哪些方面给你帮助呢?
小扬:我目前在实验室帮助导师做项目,由于我的能力比较强,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和赏识。
我:你指的是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和赏识呢?
小扬:科研能力吧,另外的沟通能力也不错,不像有的同学光会做而说不出来。我:这是一件好事情啊,为什么让你感到困惑呢?
小扬:因为导师对我很赏识,所以一直动员我继续攻读他的博士生。
我:那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呢?
小扬:我很矛盾,导师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我不想让导师失望,但是同时我的内心深处似乎并不愿意继续攻读博士,我不认为继续深造是最适合我的。
我:你的意思是你现在很矛盾,一边是导师要求你继续读博士的选择,一边是自己内心深处不愿意继续读的呼唤。
小扬:对,我今天来就是想知道哪种选择才是更适合我的。我需要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我自己,看看我究竟选择哪条道路是最合适最能发挥我的能力的。
根据小扬的要求,我为小扬初步设计了咨询方案。
1. 对小扬的兴趣和人格进行标准化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解释;
2. 对小扬的能力和价值观采用非标准化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解释;
3. 综合小扬做出来的兴趣、人格、能力和价值观的评估结果,对小扬进行全面的分析。发掘他的职业兴趣,个人性格和能力适合从事的职业,以及职业生活中最看重的价值观取向。
4. 对目前小扬可选择的职业道路进行简要的特点介绍,使他对职场更加了解。
5. 帮助小扬进行人职匹配,促成他的职业决策或相关思考。
咨询方案确定后,我给小杨留了两份作业,一是通过霍兰德兴趣量表对兴趣进行标准化评估,一是通过MBTI人格测试对个人性格进行评估。
(2)第二次见面
我与小扬的第二次见面是3天以后。小扬按时完成了我布置的作业并带到了咨询现场。
1. 兴趣方面
根据小扬事先完成的霍兰德兴趣量表,其兴趣类型属于ESI型,我将量表中EIS的所代表的名称及对应的职业念给小扬听,从ESI所代表的名称来说小扬觉得还比较符合自己的兴趣偏好,但是谈及ESI所对应的职业时,小扬并非很了解或者完全赞同。我分析,由于该量表是由国外引进,本土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在具体职业方面偏离中国国情,因此不能就此定论,而要逐一询问与澄清。
首先,我问小扬在做这份量表时有什么感受,他觉得量表中有相当部分的事情没有从事过,也无法接触到,但是他很确定喜欢或者不喜欢,所以感觉上做这份量表应该比较准确的反应了自己的喜好。在所选的结果中ES两选项所占比例相当高,其中E高达29人,S高达25分,I也有19分,其他几项都低于12分。
从这个分数的统计比例分布中,我们可作如下推测:小扬的兴趣偏好很明显,在企业型和社会型上最高,研究型也不错。
为了检验小扬的兴趣类型是否为ESI型,我分别对这三种类型的典型特征给小扬作了一下描述,然后问他是否符合。对于E型和S型的性格特征小扬很认同,对于I型,小扬提出自己以前和目前的学习生活与研究型密不可分,作为一个工科的研究生,他每天都在进行研究型的工作,研究分析各种工业条件后,评估和解决问题。但是他本人并不敢肯定的认可它为兴趣偏好,而是生活学习中已经熟悉和擅长的一个状态而已。
针对小扬的解释,我结合ESI型性格特征和小扬的个人陈述对他作了一个简要描述:为人乐观,有沟通交际能力,关心工作和工作中对他人的帮助,重视友谊,善于合作,体察力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又擅长于做学术研究。
2. 性格方面
通过小扬所做的MBTI人格测试,小扬的性格为外向、直觉、思考、判断。我向小扬解释了这四种维度的特点。这类性格的人属于长于指挥的调度者。追求展现自己的实力,并实现某些重大的事情;能够以冷静的思考方式处理问题,把学习当成终生事业。他的基本人格特点:亲切友好,意志坚定,坦率,直接,理性;重逻辑,善分析,视野宽广,富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做事有条理,果断,在任务面前态度强硬,讲求高效,自信(甚至常常表现出骄傲),追求挑战和成就;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回避自己所犯的错误,往往有自己的一套生活秩序,严格而有规律。 社会人际特点:客观、坦诚,富于挑战性,严格要求他人(就像严格要求自己一样),经常对他人的言行提出质疑,并在关于质疑主题的探讨中,积极沟通和交换意见,同时,也非常欣赏能向他人质疑的人,并随时期望接触和认识这样直言不讳、有辩论和争论能力的人;富有激励性,能言善辩,在知识与智慧并重的专业讨论、辩论会或者公开课及演讲活动中往往有优秀表现。这种性格的人是天生的领导者和组织的创建者,善于控制所处的任何环境。这种人能够做领导(发号施令)或指导他人,完善某个运作系统,使系统高效运行并如期达到目标,能够从事长远战略规划,寻求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适合在工商业、政界、金融和投资、管理咨询、培训等专业性领域发展。
3、能力探索
在兴趣和人格的测试都得到了小扬比较认可的反馈后,我们继续进行能力方面的探索。在能力探索方面,我们采用了非正式评估中的成就事件法。经过一段引导语后,小扬就开始回顾自己的成就事件,并很快写出了10件。其中觉得最有成就的九件事情是:
1) 在本科期间,他低年级就在学校的社团担任了重要的领导工作,将他负责的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得到了学校相关部门老师的认可,并且最终成功推荐他加入“支西”组织。同事,社团工作让他结交了几位益友,并且一起创造了很好的绩效;
2) 在学院学生会工作期间工作认真踏实,得到了辅导员很高的评价,也在同学之间树立起了威信;
3) 科研动手能力比较出色,本科阶段就加入了创新团队成为骨干团员,研究生阶段没有费很大的劲就能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得到老师的赏识;
4) 现在这个时候,感觉自己的经历比同龄人丰富,目标比许多学生看得更清楚,目的性也更强;
5) 在许多场合能凭良心生活,同学之间有看不惯的会认真指出来,不会同流合污,更不被世俗潮流同化;
6) 交友圈比别人要广,结交了一帮知心好友;
7) 性格很好,可以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迅速建立良好关系;
8) “支西”的经历让自己人生更丰富,在这段时间,也很好的适应了边远地区的文化和领导方式,没有出现很大的挫折。
9) 总喜欢尽力帮助身边的人。
小扬详细的跟我解释了以上这九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背景后,我和小杨一起来对这些事情进行分类,希望用一些词语来对这九件事情进行了分类描述,最终我们用这6个方面总结出了小扬所反映出的能力
成就一:组织管理能力出色;
成就二:工作踏实,认真负责;
成就三:科研动手能力强;
成就四:有明确的目标;
成就五: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成就六:善于沟通,建立关系;
成就七:适应能力强;
当梳理出自己的这些优点后,我问小扬有什么感受,他说:以前对自己的优点一直很模糊,总觉得没什么非常出类拔萃的东西跟别人比较,通过这个方法,明确的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使原来被自己忽视或轻视的特质得以重新发现,从而更加自信。
4、价值观探索
为了帮助小扬进一步了解自己,在价值观探索方面我们采用了蝴蝶大梦这一非正式评估方法。经过引导后小扬写出了六个角色,并写下了吸引自己的理由:
1) 品德高尚的人;人品端正
2) 李开复:能力强,并且最终能够实现自己的最终梦想,组建公司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3) 焦裕禄;能心系天下,不为一己之力拼命抓夺
4) 李嘉诚;为社会创造财富,关爱他人,有人格魅力,让别人甘心为他工作
5) 有智慧的人:比如苏格拉底,孔子。
6) 牛根生;勇于承担责任
小杨实际写的人物超出了要求,但是根据分析,他所写的人物种类很有雷同,均是大仁,大爱,大义,大才者。经过分类,用这六种人进行对应,共选出了三项价值观,选择结果如下:
1) 利他助人,道德高尚
2) 社会责任
3) 智慧能力
对于这样一种排序,小扬觉得非常合适,他再次向我倾诉他很崇拜能把企业做到那种大公无私的人物,并且把道德高尚排在第一,无法接受现代社会上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所以前两类都和奉献责任联系了起来。但是他也觉得要想做到最有意义的无私奉献,自身也必须有能力,才能最大的为国家人民做贡献,此时他又提到了华为的老总任志非,他认为只有有能力有智慧才能最大限度的奉献社会,比如成为李嘉诚这样的人物。
四个测试,分别从四个方面解读了小扬的各个方面,我问小扬是否有收获。小扬说他有一种找到自己的感觉,非常的兴奋,这些东西其实一直存在在他的脑海里面只是不曾被如此清晰的显现出来而已。经过这次见面,小扬已经对他自己有了清晰深入的了解,我和小杨约定下次见面再把这四个方面综合起来好好谈谈。
第三次见面
一周后,我和小杨的第三次见面如约而至。我们再一次谈到了上次的咨询。通过上次咨询,小杨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强化了隐藏在内心的一些想法。小扬对我说,通过上次咨询,他确定的觉得做科学研究道路并非他最终追求的理想,所以通过继续深造读博士来讲科研进行到底这个选择是他必须要排除的,他要跟导师沟通自己的想法,得到导师的谅解和认同。从四个方面的测评可以看出,小杨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还是比较统一的,没有存在强烈的冲突,但是在小扬的表达中,他还是存在着对职业选择的不确定性,由于他的ES项均很高,所以企业型和社会型有少许冲突,主要反映在小扬同时对创立民营企业(蒙牛,华为)及做社会帮辅人员(心理咨询师,牧师)的兴趣强烈。同时,由于从小扬的兴趣中反映,他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思想有可能过于理想化而脱离实际,我适时提醒他注意这方面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经过进一步探讨,我和小扬基本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是注重沟通交流,并且具有社会价值的工作岗位。我让小杨回去收集这些职业的信息,下次见面再一起讨论。
第四次见面
这次见面,我和小杨认真讨论了目前可以选择的几种职业方向。由于小扬就读的学校和专业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找一份工作是非常容易的,但是摆在小扬面前的是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岗位和单位性质。只有选对了这些,小扬才可以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上大展宏图。
我向小扬介绍了目前工科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工作岗位,从目前的工作岗位来看,无非是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销售岗位。就小扬感兴趣的前两个岗位,我做了详细的介绍。工程技术岗位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实事求是,不辞劳苦的精神,虚心好学,用于创新的素质。管理类岗位需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烈的市场和用户观念,本行业专业内行,并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强的控制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善于捕捉信息及信息沟通,良好的决策及辅助决策能力,良好的谈判和社交活动能力,处理问题机动灵活,较强的应变能力等。小扬的技术底子非常的扎实,胜任技术研发岗位不在话下,而管理和销售所需要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识大体,顾大局的能力小扬也非常出色。
而在单位性质方面,我大致介绍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特点。告诉小扬国有企业相对稳定、竞争激烈程度不高。 不仅要求吃得了苦,还要受得了“煎熬”(熬年头)。从基层起步,忠诚度要求高。在循规蹈矩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外资企业有良好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发展前途。但是待遇与工作压力成正比。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外企人心中永远的痛,缺乏成就感,个人发挥的余地不大,会出现发展瓶颈。民营企业学习成长机会较多,没有外企工作的压力。 福利待遇好,拥有较多的提升机会。容易获得个人成就感,个人潜能容易得到发挥。而事业单位要求做事认真,仔细。为人诚实,稳重大方。要求与人沟通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较高。要求收敛锋芒。
我把目前小扬可选择的职业道路进行简要的特点介绍,使他对职场更加了解,要求小扬下次见面能够做出最后的职业决策
第五次见面
最后一次见面,小扬非常的轻松,在岗位类型中间选择似乎是很难的事情。但是我鼓励小扬多了解那些成功人士的经历,借鉴他们的道路。通过一些讨论,小扬觉得硕士毕业后最初的几年仍然应该从事基础的技术研发岗位的工作,因为做好管理和销售离不开对技术的了解,所以在最初的几年,应该打好基础,做好从基层做起的打算。但是小扬把这个时间定在1-3年内,小扬希望在3年后,能够通过自己优异的表现涉足管理层,慢慢的崭露头角。而在10年后,小扬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一定的高度,并且到时候能站在那个高度上重新选择自己的下步发展。至于企业类型的选择,小扬更倾向于到知名的民营企业去锻炼,但是不排除极为优秀的外企和国家重点企业,比如类似航天电子集团相关集团。
听到小扬的选择,我也为小扬高兴,小扬从最开始的矛盾到现在的清晰经历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不论最终小扬会签约哪家单位,他已经对自己有了充分的了解,知道如何对待选择,明确了自己未来的目标,这才是他来职业咨询的最根本也是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