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华中科技大学就业信息网

“一无是处”的他拿到了5个offer

发布时间:2009-12-30 01:01:01

华中科技大学职业咨询师  朱若霞

案例背景:小岩,男,22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未担任过学生干部,有过多次兼职经历,希望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小岩一走进咨询室,就非常“真诚”地告诉我:“老师,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真的。我干什么都不行,真是痛苦死了。”

“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呢?”我问他。

“我成绩不行,从没拿过奖学金,几次竞选学生会的干部都落选了,参加竞赛也拿不到名次,应聘学生助理岗位也没消息……总之,我干什么都不行。看到别的同学拿了那么多奖状,做过那么多工作,得过那么多奖学金,和他们相比,我真是太差了!”小岩懊恼地说。

“嗯,你成绩一般,没当过学生干部,也没做过学生助理……那你一定有许多空余时间了。这些时间你都干些什么呢?”我再问他。

“也没干什么,就是做了几个兼职。”

“哦?”我一下子来了兴致,鼓励小岩,“说说看,你都干了些什么?”

“基本上都是帮公司做校园推广,也没干出什么成绩。”小岩显然对这个话题没什么兴趣。

“是吗?那你都是怎么找到这些兼职的呢?能不能具体谈谈?”我再次鼓励他。

“第一份工作是帮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做推广,他们是做雅思培训的,最开始在BBS上招人发传单。我看到了,就去应聘,但我跟他们说我不发传单,我可以帮他们做校园推广,因为我留意过学校的布告栏,发现还没人贴过雅思培训的广告。他们很感兴趣,问我怎么推广,我就让他们给我一周时间,我可以给他们做一个详尽的方案。”

“嗯,你很有想法,也善于为自己创造机会。”我赞许地点点头,心里不禁对小岩刮目相看。

“这有什么呀,只是想找点事做,又不想发传单,所以动了点脑筋而已。”小岩不好意思地笑笑,接着说,“接下来的一周,我骑车跑遍了学校里所有的布告栏,研究上面广告的种类、适合的人群、以及能够保留的时间等,最后确定了几个重点区域的十几个布告栏,并详细拟定了在每一处布告栏贴广告的时间和频率、以及要注意的事项。当我把这个方案交给那家培训公司的老总时,他非常满意,当场就决定录用我做兼职代理。我提出每个月300块钱底薪的要求,他也同意了,但要求我每个星期至少去他们公司两次。”

“不错,干得漂亮!就我所知,校园代理很少能拿到底薪的。你这么能干,既会为自己创造机会,还会和老板讨价还价,绝对是个人才,怎么可能‘一无是处’呢?”我由衷地对小岩说。

“可我真觉得这没什么呀,其他同学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这么做的呀!”小岩不以为然地说。

“是吗?既然你这么认为,那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首先,你看到BBS上招人发传单,就去应聘。这一点的确没什么,很多同学都做得到。但是,你应聘时说你不想发传单,你想做校园推广,这一点,真的是每个同学都想得到、做得到的吗?”我问小岩。

“这个确实不一定。”

“好,现在,我们来量化一下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下,又问小岩,“你能不能大概估计一个比例,你觉得我们学校有百分之多少的同学,会在看到这个广告后,象你这样去应聘?”

“大概一半,百分之五十吧。学校里还是有不少同学想做兼职的,但单纯发 一下传单,很多人都觉得没意思,不太想做。”小岩想了想,说。

“好的,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只有一半的同学会象你一样,想到利用这个发传单的机会去应聘校园推广,是这样吗?”

“是的。”小岩点点头。

“好,那么,我再问你,有多少同学可以用一周的时间做出你写的那个方案?你再估计一个比例出来。”我继续问。

“这个,不太好说,毕竟学校那么大、跑那么多布告栏还是很辛苦的,身体不好的估计吃不消……嗯,就算是百分之三十好了。”

“好的,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到做方案这一步,我们学校只有百分之十五的同学能够做到了,这一点,你同意吗?”

“嗯, 是这样。”小岩再次点点头。

“好,现在,我再问你,有多少同学会在应聘成功后主动提出底薪的要求?”

“这个,我想每个同学都会提出来吧,毕竟大家都还是想赚钱的。”

“好的,就算每个同学都会提出来。那么,又有多少同学能够成功说服老板呢?毕竟在现在的行情下,说服老板给兼职代理开底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倒的确是。可能我当时特诚恳,打动了老板吧。”小岩想了想,说。

“是吗?那么,有多少同学能象你这样,用自己的诚恳打动老板呢?你能不能再估计一个比例出来?”

“这个,大概还是一半,百分之五十吧。”

“好的,也就是说,到成功谈定薪水这一步,我们学校只有百分之七点五的同学能做到了,是这样吗?”

“是的。”

“好的,我们再看以后的情况。你在那家公司做了多久?”

“做了整整一年,后来觉得没什么意思,加上又找到了其他的兼职,就主动辞职了。”

“好的。你在工作期间成绩怎么样呢?做成了几笔单子,拉到了几个客户?”

“这个不好说,因为我主要做的是宣传和推广,间接的不好算。直接经我手做成功的客户是27个。”

“好的。那么,你怎么评价你的这次兼职呢?你觉得有多少同学能做到象你这样的成绩呢?”

“嗯,我觉得自己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跟老板的关系处得很好,他后来都把我当哥们了。我要走的时候,他还挺舍不得的,一直留我继续做,现在都还经常给我打电话……我想,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同学能做到这一点吧。”

“好的,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学校只有百分之一点五的同学,能够做到象你这样,获得这份兼职,拿到底薪,并且取得不错的业绩——你完全是牛人一个嘛,怎么可能‘一无是处’呢?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学校前百分之一点五的牛人都‘一无是处’,那别的同学还怎么活啊?”我笑着说。

我怕我爸会不高兴

“老师,其实我也知道自己在营销和推广这一块,还是很不错的。”小岩不好意思地笑笑,接着说,“不瞒您说,我现在就在学校的腾讯俱乐部工作,将来去腾讯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哦,那不是很好吗?腾讯可是大家都非常向往的公司啊。”

“可我爸硬要我考研,然后找个学校当老师,哪怕回我们老家当个高中老师都行。”小岩皱了一下眉头,说。

“那……你喜欢当老师吗?”

“不喜欢,一点儿也不喜欢。”小岩坚决地摇摇头,“我知道自己不是当老师的料,所以上大学后连家教都没做过。”

“既然如此,你就跟你爸直说呗,说你不想当老师,也当不好老师……”

“可我爸这人特别固执,他就认定当老师好,就认为我该当老师,现在就天天逼着我准备考研……怎么说呢,我爸觉得除了当老师,或是公务员,其他工作都算不上什么正经工作,都没什么地位,他不想我被别人瞧不起。”

“嗯,那你觉得你爸这样想,有道理吗?”

“在我们那个小地方,还是有道理的。我们那儿确实除了当老师和公务员,就没什么正经工作可以做……”

“也就是说,你爸用他自己在小地方生活的人生经验,来指导在大城市读书的你,你觉得这样合适吗?”我及时打断小岩,问。

“我知道他这样想不对,大城市和我们那儿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我自己其实也挺想去腾讯的,可我怕我爸会不高兴……”

“你的意思是,如果你毕业后去了腾讯,你爸会不高兴?”我再次打断小岩,问。

“是的。”

“即使你在腾讯干得很好,很快就升职、加薪、买房,你爸也会不高兴?”

“是的。我爸觉得只要我去公司,干得再好也不过是个打工仔,还是会被人瞧不起。”

“即使你最后干到象马化腾那样成功,你爸也不高兴吗?”

“嗯,我想他还是会不高兴的。老师,您不知道,我爸这人真的特别固执、认死理。我现在根本就不能跟他提去公司的事,一提他就火冒三丈。”

“也就是说,只要你去公司,即使你最后能干得象马化腾那样成功,你爸也不会高兴,是吗?”

“是的。”

“如果你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去腾讯公司工作,你会怎么想呢?”

“那还用说,我一定会很高兴的。”小岩有点奇怪我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愣了一下,回答。

“你看,同样一件事情,孩子大学毕业后去腾讯公司工作,你碰上了觉得很好、很高兴,你爸却不高兴,即使你最后能干得象马化腾那样成功,他也不高兴……”

“老师,您的意思是……”小岩好像有一点明白了。

“你爸是否高兴,和你去不去腾讯是没有关系的。真正让你爸不高兴的,不是你的行为,不是你想去腾讯这件事本身,而是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老师,您的意思是说,如果我能改变我爸的看法,他就会高兴我去腾讯了?”

“理论上来说是这样,不过,你能改变他的看法吗?”

“我肯定没这本事。”小岩笑着摇了摇头。

“所以说,你根本没有办法‘让’你爸高兴,也没有办法‘让’他不高兴。你爸是否高兴,取决于他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你的行为无关。”

“可是,如果我现在选择考研、当老师,我爸肯定会非常高兴的呀!”小岩不解地问。

“表面上看这样。”我耐心地对小岩解释,“不过,你能肯定你爸的这个看法永远不会改变吗?他会永远认为当老师最好吗?”

“这个,不好说……毕竟人都是会变的。我爸如果能走出来,能多到外面看看,他也许会改变的。”

“如果那时你爸的看法改变了,你是不是就不当老师了呢?”

“这个……”小岩一下子语塞了。

“你爸会不会永远认为当老师最好,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一定会永远希望你快乐幸福!”我笑着启发小岩。

“老师,我明白了。我将来干什么,其实和我爸现在是不是高兴,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小岩恍然大悟,开心地说。

“你说得很对!”我赞许地冲小岩点点头,最后总结说,“记住,你喜欢做什么、愿意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这才是你将来在选择职业时最应该考虑的因素。”

“好的,老师,我知道了,谢谢您!”不知不觉,两个小时的咨询时间就到了,小俊站起来,高兴地和我道别。看着他信心满满、步履轻快地走出咨询室的大门,我不由在心里默默祝福:一路走好,小伙子,活出你自己的人生!

我已经拿到了5个OFFER

转眼将近一年过去,小岩已经是大四上的学生了,算算他如果不考研的话,工作的事多少也该有些眉目了,我给他打了一个回访电话。

“老师,我现在已经拿到5个OFFER了!”小岩兴奋地告诉我。

“是吗?你可真不错!那你最后签了哪一家,还是腾讯吗?”虽然相信小岩找工作不会太难,但考虑到现在才11月,小岩学的又是很不好就业的公共管理,这个结果还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没有,我在腾讯二面就挂掉了,可能竞争太激烈了吧。现在签的是一家做服务器的民企,好像在业内还是很知名的,市场占有率第一,总部在山东,外派到北京工作。”

“嗯,听起来不错。那你具体做什么岗位呢?”我问小岩。

“营销,我拿的5个OFFER都是营销。”

“哦,看起来营销的岗位还是很好找的嘛。”

“是啊,我们班男生大多数签的都是营销。您也知道,我们这个专业太烂了,学这个专业就等于没有专业,除了考公务员,就只能做营销、行政、人力资源什么的。”

“确实是这样,而且你们专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研究生比本科生还难找工作,所以我估计你们班考研的人也不会太多。”

“老师,您说得太对了!我们班男生除了保研的,基本上都没考研,唯一一个考研的看到我们每天热火朝天的找工作,而且很快都拿到了OFFER,也没兴趣考了。现在这个同学也已经签了。”

“你们班男生都找到工作了吗?”

“基本上吧。”

“哦,那你们班女生的情况呢?”

“女生就不太好了,还是大部分都在考研,找工作的只有5个,听说一个也没签。”

“唉,看来观念真是害死人啊。”我心里暗想。其实我一向不建议学文科的女生考研,除非就读学校的层次有很大的提升。事实摆在那里:文科女研究生比本科生更难就业,一来年龄大了,二来学历高了选择面反而窄了,三来可塑性和稳定性都差了。

“对了,公司给你的待遇怎么样?”我突然想到这个“重要”问题,连忙问小岩。

“还行吧,底薪2300—2800,加提成,提供住宿,吃饭自己解决。”

“户口呢?能落北京吗?”

“不行,只能落在山东。”

“这样也好,北京的房子太贵了。”我想了一下,又问小岩,“你爸爸呢?他现在同意你去公司了吗?”

“一开始还不是不同意,非要我考研。我就跟他说我不想考,我要找工作。他看我态度非常坚决,就说好吧,你自己找工作去,别指望家里。估计他觉得我不可能找到什么好工作,最终还是会去考研的。结果10月20几号的时候,我就告诉他说:爸,我已经找到两个工作了,而且待遇都还不错。他很惊讶,说:‘你小子还真行啊’,就不再坚持要我考研了。”

想象中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父子大战”,没想到最后解决起来竟是如此云淡风轻。

“非常感谢你提供的这些信息,希望我们能够保持联系!最后,祝你将来鹏程万里、前景似锦!”结束了和小岩的通话,我仍然感到非常兴奋。

“一无是处”的他居然拿了5个OFFER!今天,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神话”就发生在我的来访者身上,作为一名职业指导师,我怎能不感到由衷的喜悦和自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