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招聘单位最想看到的一面
发布时间:2009-12-30 01:01:01
华中科技大学职业咨询师 黄贝娜
这是一个实践工作经历很丰富、技术能力也很不错的一名工科女生:担任过学院社团联合会副部长、微软俱乐部部门助理和团支部书记;担任“全自动洗碗机” 设计团队负责人,主要负责制定设计计划,前期市场调查,机械原理设计,结构图形设计,撰写设计说明书等;参加过微软俱乐部“.NET 2.0”暑期夏令营,团队合作开发“MSN聊天机器人”;先后到一些专业对口和不对口的企业去从事市场类工作实习和专业实习。但是她常常连简历筛选这个环节都没能通过,招聘技术岗位的企业怀疑如此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是否会让她静不下心来做技术,而招聘管理类岗位的企业又觉得她这么丰富的科技活动经历似乎更适合做技术。当这位女生讲述着这样的经历时,一脸无奈的表情,面对这样的结果,她只能将问题归于现在用人单位歧视女生。
其实她的问题就是不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她和很多学生一样,总认为用人单位就喜欢那种各方面的都经历丰富、成果突出的学生,因此在制作简历时,将自认为丰富的经历和突出的成果都堆在简历上,俨然一幅“东西都在这里,你们看哪条符合你们要求就自己挑吧”的架势。的确,每个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到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才,但是同时他们又希望招到的人才是适应岗位要求,能很好地完成工作的,而且这相对综合能力强更为重要,因为用人单位招聘的工作人员,是要能为其工作的人才,所以它主要是按照招聘的岗位来确定对应聘者的要求,往往不会泛泛的要求各种能力素质都不错。
因此我建议这位女生首先将她的简历拆分成两份,一份用来应聘技术类的岗位,另一份用来应聘管理类岗位。因为这两类工作的差别比较大,所以在填写这两份简历的社会实践和学生活动经历时要选取不同的内容。这种不同既包括不同的活动,也包括对同一活动的不同表现角度。就这位女生的经历而言,如果应聘技术类的就可以将其参加设计团队、微软俱乐部暑期夏令营和专业实习等经历写入,而如果应聘管理类岗位则可以将在学院社团联合会、微软俱乐部和团支部的学生工作经历,以及在设计团队的活动经历和其非专业实习的社会实践经历写入简历。即使这两份简历都选用了在设计团队的经历,但是应聘不同岗位的简历在描述这段经历时的角度确实不一样的,对技术类的岗位就应该突出自己在这团队中做了哪些技术工作和如何发挥技术核心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介绍自己从中得到了哪些收获以帮助自己更好的从事技术工作,而对于管理的工作则要突出自己在这个团对中做了哪些管理工作和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当然也可以从提高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等角度来介绍自己的收获。这样做出来的简历就能让招聘人员清楚地看到你与应聘的岗位要求相一致的一些能力和素质,这才是用人单位最想看到的你的一面。
当这名女生从咨询室走出去时,她已经知道自己该怎样去争取不同的机会了,信心满满地去面对新的机会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