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应该主动辞职吗?
发布时间:2009-11-11 01:01:01
华中科技大学职业咨询师 彭茜
在接受了GCDF的学习之后,我一直在寻找着机会,尝试应用学到的各种技能。出于一个巧合,我听到一位学长说起他有不少同学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面临着失业的困境。为了实践我在GCDF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我主动向学长提出了邀请,表明愿意帮助他的同学针对就业进行分析与规划。在学长的安排下,我很快与他的高中同学汪虹取得了联系。经过最初的电话咨询后,我意识到她的职业规划问题需要深入彻底地讨论并研究,于是同她多次长谈,规划指导她的就业问题。
案例背景
汪虹(化名),女,27岁,大学本科学历,获得学士学位,现于某银行任职。家中独女,父亲下岗,现以开出租车为生,母亲退休,在家打理事物。整体家庭收入尚可,生活条件相对安逸,家庭无较大疾病。汪虹是本地人。2000年参加高考,被本市一所二本高校录取,就读城市建设规划专业。01年初,发生了一场车祸,虽无大碍,但是腰椎也留下了少许损伤。由于城市建设专业中的某些课程需要大量的绘图制图工作,要求长时间坐于绘图桌前,这样也多次地诱发了她腰椎的疾病,情况较为严重时也被迫停课就医理疗。虽然身体情况并不适合城市规划专业,但是她仍对此专业很有热忱,坚持完成了该专业的课程并获得了学士学位。
2003年,她开始报考了本市一所211重点大学的城建系研究生,并参加了次年初的考试。由于在复习准备过程中,数次发生腰椎过度劳损,直接导致了在考研过程中设计快题的失利,因而与该校的研究生失之交臂。没有考上研,她继而选择了找工作的出路。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实在不适合所学专业的工作,她拒绝了一个小设计公司提供的实习生工作,转而参加大量招聘会,尝试选择其他领域的工作。大约在2004年初夏,汪虹在本地某保险公司获得一份实习生的工作。而她大学毕业后便正式在该公司供职,主要从事保险推广与销售。该工作的工作时间较为不固定,且劳动时间较长,虽不需要长期伏案工作,但对腰椎的伤害仍然不小。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汪虹腰椎两次发病,耗费很多时间在做物理治疗上,也严重地影响了保险销售的业绩,于是失去了这份工作。汪虹又回到了寻觅合适工作的状态。
在家待业期间,汪虹和以前的同学筹划着尝试自己开店做老板。她们在某商业广场内租赁了一小块门面,却在商量到底是做奶茶店还是西点店的时候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因而导致了整个计划的流产。2007年,当私营老板的梦想破灭后,迫使汪虹又一次地穿梭于各大招聘会,但是多数用人单位都对专业对口有着严格的要求。正当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她以前在保险公司工作时认识的同事给她提供了一个职位,在某银行做实习生。经过大量的岗前培训和考试,她总算获得了这个职位,在银行理财部门接待投资客户。这个职业对身体的需求相对较弱,基本不会影响到腰椎的病情。好景不长,工作了一年多,就遇上了罕见的经济危机。银行高层决定让每个网点都小幅裁员以节省开支。而她所在的网点内,就数她的工龄最短,被裁员的可能性极大。
咨询原因:
汪虹正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选择主动申请被裁员,银行会因为她缓解了裁员的压力,而相应地给予少量的补贴,并承诺为其后续工作提供有力的推荐,但是这样她就不得不再次面临待业的压力,也不知道以后将面对的是什么形式的工作;然而,如果选择等待银行网点的正式裁员通知,她极有可能会被迫裁员,这样就什么都没有了。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之下,她近期的生活极为混乱,缺少重心,情绪也比较激动。因此,在学长的介绍下,她向我咨询未来的工作规划。
第一次咨询:
通过学长的介绍,我对汪虹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由于她有少量考核,空闲时间有限,第一次的咨询以电话聊天的形式进行。从和她聊天的内容和她聊天语气中,我觉得汪虹是一个很不自信的人。考虑到她所面临的复杂情况,我认为对她职业生涯的咨询,应本着以下几个目标来进行:
1. 首先帮助她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2. 帮助她找出职业问题,并针对所有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3. 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帮助她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规划。
我首先热情地向汪虹介绍了职业规划的程序和过程,并就职业规划的目的和目标达成了一致的看法。在详细地介绍了规划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技术以及需要遵守原则和规范之后,汪虹表示她打消了之前对职业规划师的少许疑惑,并很满意这样的处理方式。由于第一次的电话咨询时间有限,我主要和她讨论一下较为宏观的情况,并安排她尝试准备更多的资料供后续的分析和规划,其中包括生命线练习和规划目标的选定等。
在第一次咨询后,我对收集的信息作了些整理、分析,并进行了思考。可以说,接受这个案例,我真的很没底,怎么进行职业规划呢?以标准化评估为主还是非评估为主?我的工作或者想法是否违背了GCDF的职业道德标准?汪虹是否应该主动辞职?她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有能力帮组她呢?我几乎没有信心将这次咨询进行下去。经过再三考虑,我给中国GCDF的培训师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我把案例的基本情况,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想到解决方案和他做了详细说明,并请他能够及时回复。很快我收到了老师的回复,首先肯定了方案中的准确部分,认为汪虹是个缺少自信的人,建立她的自信心是辅导的重点。这也是分析她主要职业困惑或解决方案的主要依据,同时指出我现在的思想过于拘泥于职业规划服务的流程和步骤上,而没有建立以咨询者为中心的理念,没有关注于来询者的职业问题和来询需求,让GCDF的理论知识束缚了思想和解决方案。
确认汪虹不自信的关键后,从她当前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在解决目前问题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自信,然后规划其职业。同时老师也提醒我,咨询需要更为放松的状态,才能更好的发挥! 而要做到放松,就是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多一些,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辅导。而且制定的方案是死的,执行过程是活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得根据咨询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方案上的微调,以达到更好的咨询效果。
收到回信后,我感到豁然开朗,终于可以从理论束缚中摆脱出来了,使自己站在咨询者的角度,以她为中心,关注他的需求,尽最大的能力帮组她。于是,根据我对他的问题的理解,我初步拟定了咨询方案。
1. 建议汪虹进行标准化评估,并对评估结果对其解释。
2. 与她一起探讨当前他工作中面对的问题,找出正确,可行的解决方案。
3. 启发她要勇于面对当前的困难,要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
4. 促成她的职业决策或相关思考。
第二次咨询:
第二次咨询距离第一次咨询大约一周左右,汪虹很主动地联系了我,并说明她很认真地考虑了我要求的内容,并能够清晰地向我说明,因此就安排了这一次咨询。刚一见面,汪虹就告诉我,她对职业规划咨询的目标已经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她告诉我,她首先希望弄清楚现在应该怎么做,其次也是最主要的是希望规划下她的职业生涯。说明情况后,我让她进行了标准化测试,大约40分钟(老师发给我的一个正式测评),在评测过程中,我们闲聊了下各自的家庭情况,爱好,甚至去什么地方买衣服更实惠等话题。时间过的很快,她做完了评测报告,标准化评测报告出来后,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职业兴趣方面:汪虹兴趣是设计方面的,和艺术方面,同时在事物方面的得分也比较高,标准化测评的结果显示她的职业兴趣不明确。
性格方面:汪虹的性格为内向,直觉,感情,知觉。从评测结果来看,汪虹喜欢独立生活,单独思考,不善于与他人合作或寻求帮助,做事喜欢排除外界的干扰,集中精力处理事情。敏感、脆弱,心里承受能力差,非常关注决策对自己的影响,渴望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不强,对于过多的规则和约束反感。反感工作压力较大的工作。就其性格而言,汪虹适合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工作,需要别人的指导,工作强度不大。
动力方面:报告显示汪虹适应能力不强,主观上寻求改变的动力也不大,追求安逸稳定的生活,不适合竞争比较激烈的工作,适合在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文员类职业。评测结果出来后,我对报告结果进行了解释。汪虹非常同意报告的结果,并将评测结果带回去,认真的阅读和分析。同时我给汪虹布置了作业:“生命线练习”和选择希望从事的5种职业。
三天后,汪虹给我电话,感谢我对他的指导,并表示评测的结果很准确,对她深入了解自己很有作用,让他知道了原来能够感觉得到但又说不出原因的东西。
第二次咨询后,我感到汪虹急切的希望改变当前工作上的状况,因此积极配合而且谦虚认真,努力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我想事在人为,我相信只要他愿意改变当前状态,努力坚持下去,一定能很好的解决自己职业中遇到的问题,我对咨询目标充满信心。
第三次咨询
汪虹拿出了我给她布置的作业,她认真的完成了“生命线联系”和最期望从事的五种职业。并开始讨论当前她是应该继续工作还是主动提出辞职的问题,很明显汪虹对于当前在银行的工作还算满意,也是希望长久的做下去,但自己工作能力一般,资历最浅的员工,面对当前所在银行即将裁人的举动很担心受怕。我建议她不要主动的选择放弃,因为谁都没肯定裁掉的一定是她,而且即使主动辞职补助也很少,还不如顶住当前压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因此需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职业规划。汪虹听取了我的建议,放弃了主动辞职的想法。
1. 兴趣探索。由于评测结果显示汪虹的职业兴趣不清晰,因此我首先从兴趣入手,着重与汪虹就职业兴趣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首先问她喜欢看哪方面的电影,她告诉我她很喜欢看电影,几乎所有新上线的电影她都去电影院看过,她每年都办有电影院的年票,一有空闲就会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要说那类电影最喜欢,相对来说是还更喜欢爱情文艺片,例如《色戒》。
我又问她喜欢运动吗?她说在出车祸前还是经常和同学打打羽毛球等运动,出车祸后,就很少运动了,一个原因是怕激烈运动让自己再受伤;另个原因是同学都忙自己的去了,找不到人一起去打球了;有段时间晚上会去学校操场慢跑几圈,坚持一个月后,实在觉得没兴趣,就没有坚持下去了。但她适当的运动对她的身体是有好去,就是坚持不下来,还有毕业工作后,也没有在学校里面那么好的体育运动设施。
我又询问汪虹在学校读书期间对什么课程比较感兴趣,她说比较喜欢“园林植物与应用”这门课程;我问她最不喜欢那个科目,她说那种比较抽象的,原理性,理论性强的科目都不喜欢,特别是“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这门课程。她说她喜欢做些比较具体的事情,那些需要太多构思和总结归纳性的工作都让她感到厌烦。
通过交流,我证实了先前对汪虹的一些认识。她是一个适合从事重复性,具体性工作。而不适合研究性,管理性的工作,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以及不喜欢运动的习惯,不适合体力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工作。
2. 能力探索:我认真的分析了汪虹所做的作业,以及我们聊天过程中收集的资料,我觉得目前汪虹所从事的职业与其所接受的大学专业教育关系不大,所以我建议她参加些工作方面的培训和充电,以提高工作技能。我问她读大学期间学习上最得意的事情什么?她回答我说她就是“园林植物与应用”这门课程最后考试她得了全班第一名,也是她大学所有课程中唯一的课程得了全班第一,她说这门课的最后成绩分为两部分:平时作业成绩和最后考试成绩。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40%,最后考试成绩占60%,课程并不难,就是需要耐心细致的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答案就在老师的讲义中,只是需要细心的整理,其它同学都觉得这些作业坐起来枯燥无味,就采取应付差事的态度对待,而她却是很认真的完成,所以最后的成绩比较好,最后她补充说在大学期间所有理论性不强的和数学计算少的课程成绩都还不错。
通过谈话和她做的评测报告,我觉得汪虹非常适合从事重复性的工作,而研究类、管理类和市场类的工作都不太适合她。目前她的工作性质还是很适合她的,所以我建议她放下思想包袱坚持做下去,同时要尽快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她也非常认同我的观点。
在结束这次咨询后,我提示汪虹下次我们将要结束咨询了。听到这些她显得有些遗憾,但她还是觉得很高兴能有这样一次交流的机会。
第四次咨询:
第四次咨询时,我对汪虹进行了一次非标准化评估,对她的价值观和未来发展目标进行了探讨。
1. 价值观讨论
我使用了分类卡和发展清单,与汪虹一起对她的工作价值观进行了探讨。在分类卡片练习中,汪虹选择的最喜欢的5个词语分别是:获得承认、独立、工作环境、互帮互组、生活方式;在选择最不喜欢的五个词语时,她选择了:挑战性、金钱、权利、声望地位、成就感;
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她说她不是一个以家庭和生活为重的人,独立生活能力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而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是让她很在意的一件事情,因为两个人如果有更深的交往,就首先需要相互认可。她说对工作环境其实要求不高,只是不要每天上班时间,工作像打仗一样的,她喜欢稍微轻松一点的工作环境。就像她的生活一样平淡而真实度过每一天。她说对权力地位什么的都没有什么兴趣,金钱也不要太多,小资就行,那些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事情让她觉得可怕。
在发展清单练习中,她在工作环境中选择了保障性,在工作关系中选择了获得承认、沟通交流和轻松愉快,在工作性质上选择了学习,在内在价值上选择了尊重和认同。
通过上述练习,我发现汪虹是一个很看重生活品质的人,对于工作的价值最看重的是自由和稳定,他既不愿意太多受到别人的管束,也不愿意管束别人。在与别人交往上她看中相互的认同和相互尊重。在工作内容上,她看中是自我的充实,每天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在生活上她追求平淡充实的生活。
2. 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探索
最后我让汪虹想象下自己的未来希望是怎么样的:首先她想到了几个月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和学习能保持在银行工作,因为她觉得这份工作很适合她,虽然缺乏挑战但却让她觉得很充实,也能保证生活质量。5年后,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运动下,身体好些了,而在银行的工作也稳定了,并得到了周围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到时已经结婚,有了小孩,上班的时候努力完成工作,下班后能不用加班,回家做饭,相夫教子。希望公司还是能提供些专业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因为新技术不断的发展,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时代所淘汰。
说完这些后,汪虹显得非常愉快,她说自己从来不敢想象自己的未来,因为一提将来就觉得前途渺茫。不敢想,所以就不想,通过这次的咨询,终于明白有些事情是必须要面对的,不能回避,必须克服的,所以要坚定不移的战胜困难,努力奋斗。看到汪虹的收获,我也感到由衷的高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结束了这次咨询,汪虹伸出手来向我道别,并感谢我给她这次咨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