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发布时间:2009-11-11 01:01:01
华中科技大学职业咨询师 吕鹏
一、 来询者困惑及诉求:
面临就业,个人定位不准,求职材料的准备也不充分
希望能通过咨询进一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二、 咨询过程:
1、 兴趣探索
根据小强(来询者)事先完成的霍兰德兴趣量表,其兴趣类型属于ESI型,但由于该量表是由国外引进,本土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因此不能就此定论,而要逐一询问与澄清。
首先,我问小强在做这份量表时有什么感受,他觉得量表中有相当部分的事情没有从事过,也无法接触到,所以只能选择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在所选的结果中这一选项所占比例相当高,其中:
R类共12分,有12个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占100%;
I类共19分,有9个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占47%;
A类共19分,有11个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占58%;
S类共22分,有6个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占27%;
E类共24分,有6个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占25%;
C类共11分,有9个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占82%。
从这个分数的统计和趋中选项的比例分布中,我们可作如下推测:
1) 小强的兴趣总体得分较高,说明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在多个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特长;
2) 从得分最低的两个类型中趋中选项所占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出,小强的兴趣比较广泛,尤其对于新生事物不会断然拒绝,愿意去尝试;
3) 小强有较为明确的兴趣点,在E型和S型方面得分最高,基本没有讨厌的选项(E型仅1个,S型2个),且犹豫不定的选项较少。
为了检验小强的兴趣类型是否为ESI型,我分别对这三种类型的典型特征给小强作了一下描述,然后问他是否符合。对于E型和S型的性格特征小强很认同,对于I型他开始误认为就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等等之类,因而有些犹豫,但当我把社会科学等研究融入其中,帮他澄清了科学研究的范畴后,他对这一类型也表示了肯定。
最后,我结合ESI型性格特征和小强的个人陈述对他作了一个简要描述:有目标,有抱负,喜欢被关注,有良好的交际能力,乐于助人,善于独立思考。
2、能力探索
在能力探索方面,我们采用了非正式评估中的成就事件法。经过一段引导语后,小强就开始回顾自己的成就事件,并很快写出了10件。其中觉得最有成就的四件事情是:
1) 找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咨询,主动认识自己;
2) 主动给校图书馆打电话,获得勤工助学岗位;
3) 每天晚上坚持跑步,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4) 大学班上有某些会议,班长请我一同参加。
经过我的描述和小强的确认,我们用几个词语来对这四件事情分别进行了描述:
成就一:成熟、有思想、有远见、主动,自我提高意识较强;
成就二:主动、积极、投入、不认输(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
成就三:意志力强、有决心、不怕苦、不甘平庸;
成就四:值得信赖、有原则、能为他人着想。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就没有再继续分析下去。当梳理出自己的这些优点后,我问小强有什么感受,他说:以前总以为自身的这些优点别人也都有,所以总找不到自身的优势。通过分析,使原来被自己忽视或轻视的特质得以重新发现,从而更加自信。
3、价值观探索
为了帮助小强进一步了解自己,在价值观探索方面我们采用了蝴蝶大梦这一非正式评估方法。经过引导后小强写出了五个职业或角色,并写下了吸引自己的理由:
1) 成功企业家:成就感、帮助他人、使自己成为焦点;
2) 成功励志学家:成就感、可以帮助他人获得成功;
3) 公关专家:成就感、能帮助处理棘手问题;
4) 足球明星:热爱足球、成就感;
5) 流浪诗人:体验生活、磨练自己的意志、感受社会。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逐一解读,并增加了一些描述的词句:被关注和认可,拥有财富、能掌控大局、追求内心的向往、不喜欢单调平庸的生活、要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等。然后用这些词句与十五项价值观进行对应,共选出了九项,我要求小强先淘汰掉四项,再从剩下的五项中逐一淘汰,选择结果如下:
1) 智性激发
2) 生活方式
3) 利他助人
4) 成就感
5) 同事关系
对于这样一种排序,我觉得与小强的兴趣选择有些差距,便问他为什么最不能放弃的是智性激发和生活方式,而在吸引理由中四次出现的成就感却只排在了第四位。小强的解释是这样的:他更看重自我的评价,希望所有的选择能遵循自己内心的需要,就像蝴蝶大梦中第五个角色一样,即使做不了最闪耀的风云人物,也要做个尝尽人间酸苦、体味多样人生的流浪诗人,而不能随波逐流、接受平庸。至于成就感,也是分两个层面的,一方面是来自于社会的评价,另一方面是来自于自我的评价,内心的满足,他更看重后者。
小结:对于自我认知方面的咨询,指导师要有大局观,注意整体性,不能把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孤立来看,也不能把个人认知与其他方面完全撇开来谈,必须考虑到其内在的关联。因此在分析之前要了解足够的个人信息,特别是生活环境和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