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未来在于规划
发布时间:2009-10-29 01:01:01
华中科技大学职业咨询师 李玲
吉鹤是武汉某知名高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他走进咨询室时,情绪很低落,吉鹤告诉咨询老师:经过了一年的大学生活后,他不知道下一步要前往何方,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为未来准备,每天机械式的上课、吃饭、休闲、看书成了不变的四部曲,同学们中也分化很大,准备出国的,整天忙着备战托福、GRE;打算保研的,卯足了劲天天上自习;还有一些自暴自弃的游戏玩得昏天黑地。面对现状,吉鹤很迷茫,未来该何去何从?
吉鹤的烦恼其实也是很多大学生的烦恼:无目的的学习和生活,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面对吉鹤无助又渴求的目光,咨询师决定从认识自我、认识职业环境,用SWOT分析法制定职业规划的途径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吉鹤走出困境。
一、认识自我
“认识你自己”这句苏格拉底的名言犹如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尼采曾说:“聪明的人只要认识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中国古语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因此在做职业规划时,认识自我是前提,只有那些善于认识自我的人,才能准确的把握自我的发展方向。
认识自我就要清晰的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及能力等个人信息。“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喜欢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一连串的提问让吉鹤若有所思,借助职业测评工具,他对自己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胸怀大志,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成就动机强烈,希望能干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兴趣爱好广泛,喜欢潜心研究,做事特别认真,一旦确定了目标就义无反顾地去努力实现;性格偏内向,不太爱与人打交道,社交范围不广,遇事很谨慎,有点优柔寡断,动手能力稍微欠缺。在完成自我认知后,咨询师给吉鹤布置了家庭作业,通过查阅资料、生涯人物访谈等来进行自己的职业探索,并希望下次和老师一起分享。
二、认识职业环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完成了自我认识后,还需要了解职业环境,充分了解了职业的性质、内容、工作地、发展机遇等信息,才能在诸多的选择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所谓工作永远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
第二次的预约,吉鹤欣然而至,显然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和了解,吉鹤对于未来似乎有了一定的轮廓。他从外部环境(家庭、社会、学校、目标区域)和职业目标进行了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家庭环境分析:家境殷实,父母文化水平较高,有较自由的发展空间,且能与父母平等、友好地进行沟通;学校环境分析:校内学习氛围浓重,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学校在社会上声誉不错,有较高知名度。社会环境分析:社会崇尚科学与创新,鼓励高科技人才在国内发展,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各种与生物有关的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社会对相关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目标地域分析:中国高科技公司大多设在北京和上海,在那里工作能掌握国内最新的资讯,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但竞争十分激烈,生活消费水平也很高。
目标职业分析:目标职业名称:大学教师;岗位说明:在一所国家著名院校里从事有关自己专业的研究;工作内容:在实验室进行本专业的相关研究,同时承担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任职资格:先从讲师干起,逐步升为教授;工作条件:拥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室和实验室,能招收研究生协助自已工作;就业和发展前景:随着各大高校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想找到一所高水平,能为自已研究项目提供支持的学校并不容易;但找到工作后待遇和社会地位都较稳定,且能够潜心做有兴趣的事情。
吉鹤认真的思考了未来的职业方向,并分析了自己所具备的条件和素质,怎样来实施呢?咨询师指导吉鹤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归纳。
SWOT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检查个人技能、能力、职业、喜好和职业机会的有用工具。其中将与评估者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因素S(Strength)、弱点因素W(Weakness)、外部机会因素O(Opportunity)、威胁因素(Threat),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成一个矩阵。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通过分析优势及其使用、劣势及其弥补、机遇及其把握、挑战及其排除,最后制定出发战略和计划,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和对策。这是在职业规划中常用也很有效的方法,吉鹤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SWOT分析,对自己和职业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
Strengths S1:英语基础很好 S2:对专业感兴趣,学习动力足 |
Weaknesses W1:GPA不够高 W2:学术研究背景几乎没有 W3:对美国院校不了解 |
Opportunities O1:生物发展迅速,各院校需要大量人才 O2:与生物相关的交叉学科很多 O3:还没有细分专业,可以选择 O4:各种文献和会议均是用英文表达 |
OS O1/S2:学好本专业课程,把基础打牢 O2/S2:学好其它相关学科的课程,以便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 O3/S2:熟悉各个研究方向,找一个感兴趣且有前途的 O4/S1:广泛阅读专业文献,培养专业英语水平 |
OW O3/W2:选择专业后找一个导师,提高学术背景 O3/W1:提高专业水平,使专业考试的成绩突出 O1/W3:在网上查阅相关院校的招生信息,找出适合自已的学校 |
Threats T1:GT还没有考 T2:学习生物的人多,竞争激烈 T3:研究十分辛苦,很耗时间 |
TS T1/S1:好好准备,把GT考个好分数 T2/S2:往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相对冷门的方向发展 T3/S2:耐住寂寞,坚信努力必有回报 |
TW T1/W1:利用GT的分数弥补GPA的不足 T3/W2:多花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增强研究背景 T2/W3:着重关注那些对相关专业或技能有特殊要求的院校 |
三、设定职业发展的路线
认识了自我,了解了职业目标及努力方向,吉鹤谈到了自己的实施路径:本科毕业后力争申请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教书育人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潜心研究也是自己擅长的事情。当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目标没有实际行动还是不行,吉鹤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刻苦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力争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并发表一至两篇学术论文。他相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未来在生物专业成为一名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谈到这,吉鹤的眼睛闪闪发光,未来似乎在向他招手,吉鹤仿佛发现新大陆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走出咨询室的吉鹤步履轻快,神色飞扬,我在心中默默祝福:愿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