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第三版:学术之路,在北大继续
发布时间:2009-11-02 01:01:01
学术之路,在北大继续
——访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06级本科生吴丹
【编者按】吴丹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06级本科生
2009年暑期参加复旦,北大夏令营
同时被复旦,北大录取保送研究生
现保送北京大学
大学的时光稍纵即逝,朝夕相处的同学最后都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保研,出国,考研,工作。在很多大学生眼中,保研无疑是一种令人羡慕的方式,能保送北大或是复旦这样优秀的学校更是许多同学梦寐以求的。今天的受访者吴丹,一个沉静大方的女孩,同时拿到这两所学校的保研offer,依然那样从容淡定。
学术的魅力
记者: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大学四年的生活吗?
吴丹:我是一个比较乖的学生,刚上大一的时候也就是很单纯地学习,没想要读研,也没想到可以保研,大二我才知道保研是什么概念。给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大二那个暑假。放假前,教我们市场营销的戴老师让我协助他做科研,翻译一些文献。我不想像大一暑假那样浪费时间了,就跟着老师做广告的科研项目,不停翻译论文,也吃了好多苦,幸运的是老师发现我很有悟性,鼓励我做学术。大三了,老师让我将大二的成果整理成论文,其实那个时候我对科研论文没有太具体的概念,只能硬着头皮上,不断找资料并进行修改,最终在《管理学报》上发表了,这个期刊是我们管理学院院长张金隆创办的期刊,在业内是很有权威的
记者:你提到大二暑假跟着老师做科研是对你影响最大的,它应该给你后来保研带来很大优势吧?
吴丹:那段经历的确给了我很大优势,像北大复旦这样学术性的学校是很强调学生的科研精神的。一些有关科研的项目重在参与,受训了与没受训是不一样的。我的那篇论文是五月份发出来的,然后我六月份就开始准备保研了。那段经历让我知道什么是研究计划,有的去面试的同学对研究计划没有概念,写出来的东西老师是不满意的。能参加保研面试的同学在成绩方面都一样优秀,老师更喜欢那些在研究上有潜质的同学
记者:能跟着老师做科研的确是一个很宝贵的经历,但是并不是任何同学都能有你这样好的机遇能被老师选中,你鼓励同学们主动找老师做科研吗,老师会接受同学们的请求吗,即使他/她们的学习很一般?
吴丹:我是很鼓励主动找老师做学术的,你只要愿意吃苦,老师是很欢迎你的,不会拒绝你。跟着老师做科研,不管是对保研还是找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记者: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学生工作方面的经历吗?
吴丹:我的学生工作经历比较少,只有大一的时候加入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之后就是班级的学习委员
记者:你认为社团经历少算是你保研的一个劣势吗?
吴丹:学生工作少没有关系,不是劣势,老师很少问到这方面的问题,关键看你有没有做科研的潜质
记者:像北大、复旦这样被很多同学当作梦想的学校,两个都摆在你面前,你是怎样选择的呢?
吴丹:其实复旦一直是我想去的学校,但是这个就有来自其他方面的考虑,比如老师,家人,已参加工作的师兄师姐的意见。家人是希望我选北大的,系里也出于我们系一直没有保送北大研究生这个先例而非常希望我选择北大。再就是已经从复旦毕业在上海工作的师姐给我的建议,我原本以为她会说复旦多好,上海作为金融中心有很多的机会等,没想到她也是建议我去北大的。可能个人的理解是片面的,比如别人说上海人排外,你也会跟着觉得上海人排外,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真正体会到
未雨绸缪
记者:现在你算是尘埃落定了,对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有什么计划吗?
大四:学学英语吧,北大是国际培养计划,用全英教学,可能我刚开始会不适应,所以我有时间的话会准备考托福。再就是要为研究生阶段打好专业基础,并且争取完成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其实当你真正想要做事情的时候,时间是不够用的,没有时间去浪费。
记者:真是未雨绸缪啊,你现在的成果是应得的,你可以谈谈你个人的特点吗,也就是说什么样的特质让你能从这么多优秀的人中间脱颖而出呢?
吴丹:我觉得我首先不是一个功利的人,每个人的未来都是未知的,不要为了什么而去做什么,比如有的人可能为了某个头衔去参加某项活动,在我看来是没有意义的,关键看你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当时我也没想到自己能发表论文,戴老师也没想到我会保送北大。一切都要等待自己去经历,过程是要自己去感受的,任何一种方式去经历都好。其次就是我能够沉静得做自己的事,不浮躁,对于学术,越浮躁越不好,我记得有位学长曾说过“当你看不清远方的路时,就专心走好脚下这一条”
记者:非常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你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对大一的新生在大学生活规划上有什么建议吗?
吴丹: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不要太功利得追求什么,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经历。当你经历了该经历的,积累了该积累的,结果自然会是好的。希望我说的能有帮助
记者:我相信学弟学妹们一定会从你的话语中领略到许多!
每个人都怀揣梦想,但对梦想的追求有时也会让人迷失方向,向吴丹提到的那样,当你看不清远方的路时,就专心走好脚下这一条吧!
(记者 梅李娟)